勘合
旧时文书加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查验骑缝半印,作为凭证。明代有调军勘合、军籍勘合。清代官吏使用驿站马匹,须查验邮符,称勘合。又官府文簿,编立字号,由上官用关防盖半印,称勘文簿。明清对少数民族头人、首领封授官职后,给予勘合,以为凭证。
旧时文书加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查验骑缝半印,作为凭证。明代有调军勘合、军籍勘合。清代官吏使用驿站马匹,须查验邮符,称勘合。又官府文簿,编立字号,由上官用关防盖半印,称勘文簿。明清对少数民族头人、首领封授官职后,给予勘合,以为凭证。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其庄园位于唐古拉山麓朗顿宗彭域地方。此家族似为松赞干布后裔。最初在西藏政教中露面者,为噶准江巴,其人曾在道光二年(1822)参与安排达赖喇嘛坐床事。唯一身致显职者为拉旺工布
纪传体断代史书。隋唐魏征(580—643)、长孙无忌(?—659)等奉敕监修,参加执笔者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85卷,包括帝纪5卷,志30卷,列传50卷。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入唐官至侍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据称数百年前从缅甸今佤城一带传入。多为“绕买”、“冷”、“布列”、“布雷”等支系的德昂族所信奉。僧侣分召尚(小和尚)、召门(二和尚)、崩基(佛爷)、希拉多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一译作鼎里、鼎利。如史载宋元祐元年(1086)四月,西夏派遣使臣鼎理旺裕勒宁等赴宋朝贺皇帝登宝位。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十六国时期丁零翟氏所建政权。东晋咸和五年(330),翟斌率一支中山丁零人投归后赵石勒,被封为句町王。后转附鲜卑慕容氏前燕。咸安元年(371),氐族苻氏前秦灭前燕后第二年,强迁其部于河南新安(今河南渑池
蒙元时代古城。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右旗,南临根河,北倚得尔布尔河,地势险要,可攻可守,是古代扼守草原北方的门户,进出草原的咽喉。19世纪以后曾发掘出许多珍贵历史文物。解放后,根据大量史料印证,
古西域湖名。见《水泾注·河水二》引《释氏西域记》:“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阿耨达山即今昆仑山脉,其西北之大水为今新疆且末县一带的车尔成河,牢兰海即今新疆罗布泊。《释氏西域记》是晋代僧人
?—1697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李佳氏。初任侍卫兼前锋参领。康熙十一年(1672),擢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十三年,耿精忠叛,受命率军赴援浙江,听将军拉哈达调遣。后随宁海将军傅喇塔进师台州,初战获胜。
唐代黔中道溆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作叙州蛮。因系改巫州置溆州,又称巫州蛮。以境内杂有僚人,又称溆州僚或巫州僚。分布在今湖南西南部及贵州天柱一带。秦汉以来,属※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槃
?—117东汉时先零羌别部首领。※滇零之子。永初元年(107),随父参加西羌起义。次年,父在北地郡自称天子,率诸羌进攻东汉。元年(112),父死,即天子位,居丁奚城(宁夏灵武)。以年幼,族人狼莫为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