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十二部问答歌

十二部问答歌

布依族古歌。流传于贵州望谟、罗甸等地。由《起头歌》、《天地歌》、《山水歌》、《人姓歌》、《相请歌》、《月亮歌》、《想念歌》《送信歌》、《定情歌》、《逃难歌》、《告状歌》、《变身歌》12部构成,全部采用问答形式表达,故名。前4部,讲述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起源故事;后8部是作品的主题,叙述明清时班哥和卢妹一对情侣坚贞不屈的爱情故事。长歌熔创世史诗、情歌和叙事歌于一体,颇为布依族人民所喜爱。一般多在喜庆酒筵时演唱。民间用布依语演唱。旧时流传有汉文译音的“布依语土俗字”稿本,汉译本全长300余行,载于《民间文学》杂志1987年第8期。

猜你喜欢

  • 雍古

    即“汪古”(1120页)。

  • 四老

    苗族民间头人※寨老、※活路头、※牯脏头和※鬼师的总称。“四老”实行社会分工,分别负责带领生产劳动,调解纠纷,主持宗教仪式及祭祀活动,口授历史传说、诗歌、教育族人等。为自然形成的各种头领。不脱产,均为男

  • 衙内指挥使

    官名。唐置,唐至宋初,藩镇相沿以亲子弟领衙内之职,为节度使府衙内牙将,统最亲近之卫兵,高一级的称衙内都指挥使。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衙至西夏建国前均设置。

  • 内馆

    清官署名。隶属理藩院。设于东安门外御河桥侧。为供内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居住之所。内设稽察内馆监督1人,由六部保送司官由理藩院引见充补,一年一换,另额设大吏4人、小吏8人,每年十月初至次年二月三十日,专门

  • 阿法克和卓

    见“阿帕克和卓”(1236页)。

  • 段连义

    即“段廉义”(1699页)。

  • 段正明

    宋代云南大理国第十四世国王。一作段政明。白族。大理人。※段思廉孙,※段廉义侄。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第十三世国王段寿辉鉴于高智升、高升泰一门权倾大理国,心中不自安,以“天变”(日月蚀)为托辞禅位

  • 色瓦

    藏语音译。藏族地区的重量单位,约合2厘。也有以6粒青稞为1色瓦,20色瓦为1两者。还有以此为计算单位,向利用其草场放牧牲畜的农牧奴征派、征收徭役、财物者,每一色瓦约为0.5※普。

  • 和罗噶路

    即金胡里改路。清文献改用此名。并认为,和罗噶(胡里改)非瑚里哈河(牡丹江),应是今乌苏里江。

  • 裴颋

    渤海王国大臣、诗人。两次使聘日本。唐中和二年(日本元庆六年,882)冬,受国王大玄锡派遣,以文籍院少监率105人访日。十一月抵日加贺登陆,日廷令地方官款待,但禁与国人私易货物。日天皇闻其高才硕学,风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