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林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全胜州”。亦称那木岭、朗林、那木林、响纳木林、尚那木林。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香曲河流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南木林宗。1960年将乌郁、甲错、拉布等宗谿并入该地,改为南木林县,县政府驻南木林雪。以农为主,有部分牧区,重要集镇有南木林雪、达拉等。元卫、藏十三万户之一香万户设府于此。六世班禅贝丹意希出生于其地之扎西则谿卡。清初,颇罗鼐祖父与和硕特蒙古固始汗所统蒙、藏联军,曾于此击败藏巴汗。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全胜州”。亦称那木岭、朗林、那木林、响纳木林、尚那木林。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香曲河流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南木林宗。1960年将乌郁、甲错、拉布等宗谿并入该地,改为南木林县,县政府驻南木林雪。以农为主,有部分牧区,重要集镇有南木林雪、达拉等。元卫、藏十三万户之一香万户设府于此。六世班禅贝丹意希出生于其地之扎西则谿卡。清初,颇罗鼐祖父与和硕特蒙古固始汗所统蒙、藏联军,曾于此击败藏巴汗。
见“也古”(140页)。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因居住于秃答水(今黑龙江省萝北县的都鲁河)流域而得名。辽代扼鹰路(向辽贡献海东青等猎鹰的驿路)要冲。穆宗完颜盈歌七年(庚辰年1100),令该部阳为绝鹰路,盈歌又自请讨之,以取宠
①“长其国”首领侬存福的封号。详见“侬峒起义” (1462页)。 ②见“耶律隆绪”(1320页)。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黑错寺”。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镇。康熙十二年(1673),由噶丹嘉措弟子甘南甘加人贝谢热却丹,在合作地方首领支持下建成。乾隆十四年(1749),赛赤萨木察第一世坚赞僧格于该寺建
唐初分布于漠北地区诸铁勒部落之称呼。十五部分别为:薛延陀、契㶸、回纥、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部、思结、斛薛(又作斛萨)、奚结、阿跌、白霫等。诸部初隶西突厥处罗可汗,
?—前114故匈奴裨王。一称仆多。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与匈奴昆邪王(浑邪王)、休屠王俱为汉军所败,惧被单于诛,从昆邪王率众归附汉朝,被封为煇渠侯(又作渠忠侯)。后以校尉职从骠骑
见“脱古思帖木儿”(2083页)。
见“忠贞可汗”(1414页)。
匈奴使用的一种兵器。《汉书·匈奴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颜师古注称:“铤,铁把小矛也,音蝉。”
即“马步”(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