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蕃敦煌历史文献

吐蕃敦煌历史文献

敦煌及新疆米兰等地发现的唐代吐蕃文献。又称敦煌本吐蕃历史文献、吐蕃历史文书。其中多数是佛教抄本佛经,以大乘无量寿经为最多,另有关于田亩、文学、历算、卜文及编年史、绘画、医书等文献。字体已有行、楷之分,多数字体介于草楷之间。其中以历史记年最珍贵。有吐蕃大事纪年,吐蕃赞普传记长篇,大论位序表,吐蕃各小邦邦伯、家臣世系等。原件先后被英国人斯坦因、俄国人鄂登堡、日本“探险者”及法国人伯希和盗运国外,今分别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等地。伦敦所藏已由陶玛斯译出(3卷本),多为社会历史经济文书,以涉及新疆及河西事件为主要内容。法国所藏已陆续编目和发行目录多卷。其中吐蕃历史编年及赞普传记已由法国杜散等译成法文出版。其汉文译本五十年代由王静如译出,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社会历史调查组打印内部发送,是国内最早之汉译本。更早,藏族学者根敦群佩则从印度抄出吐蕃编年等部分,是为国内最早的藏文抄本,其中少部分被引证在其所著《白史》中。八十年代初,王尧等又再次译出吐蕃编年史及赞普世系部分,附藏文,加注发表。

猜你喜欢

  • 铺马劄子

    元代乘驿的凭证。过往使臣凭铺马劄子由驿站提供铺马及饮食。元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行省、行台等官府均可自出��子。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规定诸官府不得自出劄子。二

  • 萨玛尔达嘎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旧葬俗之一。主要流行于阿拉善一带。蒙古语,意谓“坐棺”。凡地位较高台吉逝世,须以棺收殓,使坐其中,施行火葬。尸体焚化后,检其骨灰,用布包好,或以瓦罐盛之,存放于定远营内南北2寺,或择

  • 扎哈沁旗

    见“扎哈沁部”(194页)。

  • 七姓民

    部分白族的他称。指居于今贵州省毕节地区的白族。主要散居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赫章县,两县人口2千余人,与当地彝族、汉族杂居。有张、苏、李、赵、许、钱、杨7姓,故被当地汉族称为“七姓民”,彝语称“罗

  • 帕夏

    见“阿古柏”(1202页)。

  • 米剌印

    ?—1648清初回民反清起义首领。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回族。出身行伍。顺治(1644—1661)初,为清军副将。因对清廷“重满轻汉”和“剃发令”不满,乘军调四川之机,于顺治五年(1648)四月,起兵

  • 圣王

    渤海人对其国王的称呼。渤海民在不同场合对其王使用不同称呼:民间俗称“可毒夫”,笺表书“基下”,而当面则呼“圣王”。

  • 崇青

    蒙古族习俗之一,以青色为神圣、高贵、兴旺的象征而尊崇之。与蒙古人对天、地之崇拜有关。青天被视为宇宙万物的崇高无上之主宰,称之为“腾格里”(长生天),遇事“必托着长生天的气力”,无一事不归之于天,故天之

  • 南岛语系

    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的岛屿以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上。西至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南美洲以西的复活岛,北至台湾和夏威夷岛,南至

  • 赵佗

    ?—前137南越国君,自称蛮夷大长。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时曾佐尉屠睢攻越,后为南海郡龙川县令。秦末农民起义席卷中原,时郡尉嚣病亟,令其代行南海尉事,授计绝秦通越之道,自守待变。后趁秦亡楚汉相争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