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听雨丛谈

听雨丛谈

清代掌故书名。清福格(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姓冯,字申之)撰。12卷,177篇。成于咸丰末年。作者熟习清代典章制度和满族风俗,所记以朝章官制、科举名目、礼仪风俗为多。对八旗风俗制度和清廷用人中对满、蒙、汉亲疏迥别之制等,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如“满蒙汉旗分”、“满汉互用”、“满洲翰林不必科目”、“八旗科目”、“黄马褂”、“满洲祭祀割牲”、“裹足”、“哈哈珠子”等。有关兄弟民族及友邻的记载,间有失当。原书只有稿本,现有1959年中华书局铅印本和1984年再版点校本。对研究满族历史、风俗及民族关系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恒棱

    古县名。南北朝时属梁州,在今四川嘉陵江支流林溪上游仪陇等县一带。北周天和三年(568),※恒棱僚举兵反梁,起兵于此。

  • 班假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甘孜藏族地区专门侍候土司的人。其职务专给土司牵马、服侍土司上马、下马、搭马鞍等。地位高于※“荒扎”(小头人),低于※“顶骨”(佐相、大头人),由有战功的“荒扎”或有成绩的村长升任。土

  • 假姑娘

    壮族、布依族旧时育儿习俗。流行于广西、贵州壮族、布依族地区。有的中老年得子,或幼儿多病,便问卜于巫婆,如巫婆认为此童“命薄”,命根不固,或父母“命克子女”,养不得儿子时,其父母便立即替儿子取个女儿的名

  • 文俊

    ?—1854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道光三年(1823),由护军升兰翎长。七年(1827),升护军校。十年(1830),委护军参领。十六年(1836),兼御前乌枪差使。十八年,任副护军参

  • 邵固

    ?—730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邵固、李召固。出自大贺氏族。前首领※咄于(吐于、李吐于)之弟(一作契丹反唐首领※李尽忠弟)。时契丹与唐友好,开元十三年(725),因兄咄于与部落军事首领可突于不协

  • 五护陀罗尼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自曰收札沙剌,华言五护陀罗尼经也。”举行法事时诵此经文,以祈愿对自身、喇嘛、父、母,朋友五方求得佑护。

  • 尤努斯伯克

    1902—1942民国时期新疆官僚。又译玉努斯伯克或尤尼斯别克等。汉名郁文彬,字述周。新疆吐鲁番人。维吾尔族。1924年就读于省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27年毕业后,曾任吐鲁番县长和喀什区行政长。19

  • 契丹藏

    “契丹大藏经”简称,又简称为“丹藏”。契丹王朝时期刊刻的汉文大藏经,故名。自辽圣宗统和年间(983—1012)始,至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前后印成于辽南京(今北京),从藏经史看,仅晚于北宋四川益州

  • 田兴彦

    见“荆州蛮”(1583页)。

  • 长沙蛮

    古族名。汉至宋代长沙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作族称。春秋战国时泛称※蛮方、※荆蛮、南蛮。秦分黔中地置长沙郡,汉改长沙国,故名。晋代始有※槃瓠蛮后裔之说。汉永寿三年(157),举兵屯众于益阳(今湖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