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哲蚌寺

哲蚌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寺院之一。又作别蚌寺、布赉绷寺等,寺名均为藏语音译,意为“米聚”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为历辈达赖喇嘛母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市西5公里的更培乌孜山麓。明永乐十四年(1416),在贵族内邬宗宗本南喀桑波资助下,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弟子扎希贝敦(1379—1449,又名绛央曲杰)主持创建。初只7名僧徒,后由于蒙古俺达汗和清廷曾先后扶持第三和第五辈达赖,寺内组织渐设7扎仓,后又合并为4扎仓,下共设29康村,每康村均辖若干米村。曾规定全寺僧人7700名,解放前实已达万人,均按上述四级组织习经、劳役和生活。统管全寺的机构称“拉吉”,由错钦堪布(又作赤巴,清代译称坐床堪布)主持。主建筑为错钦大殿,近2000平方米,可容5000人。中、小殿堂、僧舍等鳞次栉比,构成一庞大建筑群,宏伟壮丽。内藏经典、佛像、绘画、法器及明、清皇朝所赐珍宝颇丰。寺西南角的噶丹颇章(意为兜率宫),原系第二辈达赖1530年前后在一蓝色石屋基础上修建的居室。自格鲁派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后,噶丹颇章即成为该政权的代称。该寺的政治地位亦渐显重要。其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占有庄园、牧场、农牧奴,并以差、租、高利贷和经营封建买办性商业等形式剥削农牧奴;其余来自信众布施和政府补助。

猜你喜欢

  • 诸汗根源之珍宝史纲

    即“蒙古源流”(2337页)。

  • 三蜀

    古地区名。系广汉郡、犍为郡、蜀郡三郡之合称。蜀郡秦时置,广汉郡、犍为郡为汉初及武帝时先后自蜀郡析置。三蜀之地约当今四川中部、贵州赤水河流域、三岔河上游及云南金沙江上游以东和会泽以北地区。境内除蜀人外,

  • 腹里

    元代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别称,含“腹心之地”的意思。辖路29、州8、属府3、属州91、属县346。包括今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元代一般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则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其

  • 喀尔喀车臣汗部左翼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克鲁伦河。东至喀喇陀罗海接本部中左前旗界,西至鄂尔霍图山接本部中左旗界,南至巴彦罕山接本部中左旗界,北至温都尔鞥克接俄罗斯边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首任札萨克

  • 罗洪点都

    黑彝罗洪家支头人。四川冕宁县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四川大凉山时,接受红军首长邀请,完成护送红军由冕宁县城至大桥一段任务。以后,又与当地游击队司令黄应龙打鸡喝血酒结盟。5月28日,游击队遭

  • 高足黄

    民国时期四川省内外一些经营药材的商贾对羌等民族一种剥削方式。羌族地区盛产麝香、贝母、虫草等珍贵药材。一些外族富商在茂州等地设有专门收购药材的商号,给挖药人和捕麝取香人先贷款或赊售日用百货,日后拿药材抵

  • 朱耶尽忠

    ? —808沙陀首领。唐骁骑上将军※朱耶骨咄支之子,晋王※李克用曾祖。父卒,嗣爵,累迁金吾卫大将军、酒泉县公。至德(756—758)、宝应(762—763)年间,因“安史之乱”,唐无暇西顾,北庭、西州

  • 蒙古腰带

    见“不薛”(269页)。

  • 奥屯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奥敦、奥纯等。参见“奥纯部”(2253页)。

  • 忙汉

    ?—1311元朝将领。克烈土别干氏。都元帅※安扎儿长子。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任管军千户。二十四年,从汗征叛王乃颜。二十六年,征叛王海都。二十七年,迁蒙古侍卫亲军千户。成宗元贞元年(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