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宁
明朝太监。蒙古族。正统十四年(1449),随明英宗征瓦剌,在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兵败被俘,降也先,告以内地虚实,劝也先内侵并充向导。献策从宁夏进兵,夺取陕西苑马寺马匹,直趋江南,置英宗于南京,使与明景帝对抗。屡谗陷英宗左右的袁彬、哈铭(蒙古族)。景泰元年(1450)初,经也先许可,奉英宗命入明京传话。英宗与袁彬密遣军士高磐相随,命途中计擒之,以绝后患。行至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城下,被明参将杨俊和高磐共擒,解至京师被诛。
明朝太监。蒙古族。正统十四年(1449),随明英宗征瓦剌,在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兵败被俘,降也先,告以内地虚实,劝也先内侵并充向导。献策从宁夏进兵,夺取陕西苑马寺马匹,直趋江南,置英宗于南京,使与明景帝对抗。屡谗陷英宗左右的袁彬、哈铭(蒙古族)。景泰元年(1450)初,经也先许可,奉英宗命入明京传话。英宗与袁彬密遣军士高磐相随,命途中计擒之,以绝后患。行至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城下,被明参将杨俊和高磐共擒,解至京师被诛。
古关隘名。亦名“炎关”,以通炎热之地得名。位于广西兴安县城约17里处。为湘楚进入岭南百越、瓯骆地之要冲。关东面为狮子山,西面为凤凰山,两山石壁相望,中为通道,势极险要。又有一道长约10丈、高1.5丈的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铁砍刀。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多由相邻地区传入,部分自行加工。刀长约50厘米,宽约8厘米。用长方形木板刻出凹槽,每隔约2厘米绕数道细铁(铜)丝,即为刀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固山”意为“旗分”,“额真”意为“主人”,即“旗主”。清代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每300人立1牛录额真(汉译佐领
清代哈萨克中玉兹(鄂尔图)分支部落名。又译柯勒依。先民为蒙元时期克烈部。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首领王罕被成吉思汗战败后,被迫西迁,后遂融合于哈萨克,为左部哈萨克重要成员之一。乾隆二十二年(1
蒙古斡亦剌部贵族、蒙元皇室驸马。又译不儿脱阿。其名见于《释迦院碑》。汉文碑铭称“奉佛驸马八立托”,蒙文碑铭作Barstoge。据《史集》载,为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之孙,※脱劣勒赤与成吉思汗女扯扯干
?—1832清代江华瑶民起义首领。祖籍湖南新田县人,世代靠租垦荒山度日,后为生活所迫,迁至江华县锦田。平日行侠仗义,交游甚广,颇孚众望。道光十一年(1831),朝廷下令“山田升科”,激起瑶民强烈不满,
?—1753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一昂吉首领。绰罗斯氏。※小策凌敦多布孙。初领准部一昂吉,驻牧萨勒齐图(位于楚河南岸)、和尔衮(在楚河下游)等地。乾隆十五年(1750),喇嘛达尔札执政,受倚任。达瓦齐和阿
?—793渤海国第三世王。武王※大武艺嫡子。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父死,以长兄大都利行早卒,继王位。次年,改年号“大兴”。受唐封渤海郡王,仍嗣为左骁卫大将军(一作金吾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即位后,
描写唐代壮族军队的诗篇。律诗一首。唐李贺(790—816)撰。贺字长吉,福昌(今属河南宜阳)人。内容描写黄峒(今广西左右江壮族先民)起义军击着铜鼓、打着三点黑旗、佩带壮锦制作的“绣囊”参战以及凯旋而归
见“贺真城”(17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