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牛线

土牛线

明郑时期在台湾所设“香界”。亦称“红线”。郑成功把荷兰殖民者逐出台湾后,大陆人民移居台湾日增,不断深入内山高山族地区侵垦,屡遭“番害”。永历年间后期,下令以土筑短垣为番界,土垣如卧牛,上砌红砖,故名。在要害地戍兵防守,“防止生番逸出,不准汉人侵入”,开创台湾隘界之先。清仍沿其制,且规定颇严,凡偷越“生番”界内私垦者,依偷渡关塞律问罪,田仍归“”。惟移民生齿日繁,故侵界垦地仍屡有发生。

猜你喜欢

  • 羊头冈

    即“龙头冈”(495页)。

  • 陈述

    1911—1992中国现代契丹女真史专家。河北省乐亭县人,字玉书。1935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工作,专攻辽金史。1939年任研究员。1940年被借聘到内

  • 回霸

    ①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一作回跋、回拔、回怕里。因居住地中心在回跋江(或称回怕川、晦发川,今辉发河)故名。来源于黑水靺鞨。初分布在辽咸州(治今辽宁开原县老城镇)东北,粟沫江(今第二松花江)以南地区;

  • 浑邪

    即“昆邪”(1409页)。

  • 达尼钦波·桑波贝

    1262—1322简称达尼钦波。元代乌思藏高僧。出身于藏地区萨斯迦款氏家族。元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其伯叔八思巴、亦邻真,其族兄弟答耳麻八剌饶吉塔先后受封为帝师,而其父耶歇迥乃(1238

  • 五措六寺

    西藏墨脱县门巴族对原※墨脱宗行政区划和著名寺院的俗称。五措即东布措、荷扎措、背崩措、萨嘎措和达岗措。六寺即仁钦崩寺、罗邦寺、马崩寺、巴尔滚寺、格林寺和得儿工寺。

  • 沐昂

    ?—1445明朝将领。字景高。祖籍安徽定远县。回族。初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曾随父南征,因功擢至右都督。正统四年(1439)征麓川。以征缅甸功,留镇云南。喜与文士交往,曾将官云南及谪戍者之诗辑为《沧海遗

  • 阿拉善山

    见“贺兰山”(1776页)。

  • 市法五款

    明朝制定的明蒙互市法规。隆庆五年(1571),明朝与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先后在宣府、大同至甘肃边塞开设十余处马市。为确保互市的顺利进行,明朝特制订此法规,令边臣执行。规定

  • 罗县

    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湖南汩罗市北。楚文王(前690—前677年在位)时,徙罗子国民自枝江居此。其民为※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唐武德六年(623),废。今其地多为汉民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