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圣母节

圣母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花婆节。流行于壮语北部方言区。每年夏历二月初二为“圣母”诞辰,故以是日为“圣母节”。相传百越首领※冼夫人(约512—602)死后,岭南越人后裔共奉之为“圣母”,视若神灵,相沿至今。旧时,壮族家家户户都在堂屋神龛下,用红纸写着“敬祀圣母花婆之神位”字样,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或其它神灵时,同时要祭祀“圣母”,此外在二月初二特定的日子里,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备酒专祭圣母。相传此神主宰人间生育与幼童康健,故久不生育的妇女,或子女多病之家,多按巫师指点,于是日举行“架红桥”仪式,向“圣母”“请愿”,祈求生儿育女,或保佑幼子健康成长;过数年后,若应愿,须择吉日请巫师到家举行“剪花”仪式,称为“还愿”。

猜你喜欢

  • 卡苦

    景颇语,意为“江头”。又称“里麻”。汉人呼“江心坡”。景颇族先民古老居地。传说一二千年前部分景颇族先民从康藏高原迁至这里生息,后有一部分又继续向西和西南迁徙。明永乐五年(1407),在该地设里麻长官司

  • 那尔巴图

    见“纳禄博图伯克”(1274页)。

  • 焉支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又作焉耆山、燕支山、删丹山。位于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永昌县西。其地树木繁茂,水草丰饶,冬暖夏凉,为匈奴人重要驻牧地,与生计攸关。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匈奴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

  • 盍稚

    见“氐”(610页)。

  • 藏语音译,意为“平民”。吐蕃社会等级之一。不同于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经济权力。有纳税义务,但可不承担劳役。是时该等级人数不甚多。

  • 续文献通考

    书名。清官修。250卷,另有凡例、总目。乾隆十二年(1747)三通馆臣奉敕起纂,四十九年(1784)最后定稿。此前,明王圻原撰有《续文献通考》254卷,上接马端临《文献通考》,下讫明万历(1573—1

  • 撒不碗

    见“耶律敌鲁”(1318页)。

  • 戊子江

    见“乌苏里江”(341页)。

  • 和鲁堇

    见“耶律只没”(1308页)。

  • 颉伽施多那都蓝可汗

    即“都蓝可汗”(18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