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卫指挥使
清初短时期内汉人爵名。参见“阿达哈哈番”(1235页)。
清初短时期内汉人爵名。参见“阿达哈哈番”(1235页)。
新疆山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格登”,西蒙古语,“脑后骨高”之意,形容此山拱起如后脑骨。位于今新疆昭苏县西南。乾隆二十年(1755),将军班第平定伊犁,以25骑夜袭准噶尔汗达瓦齐于此,叛军
1754—1798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六世。生于隆务的辛勤喀。在青海塔尔寺从却藏图登旺秋出家。后入拉卜楞寺学经。乾隆四十年(1775),赴京朝觐清帝,受到优抚,返回拉卜楞寺。后赴
古地名。唐贞观十二年(638)置。治所在今广西环江县西北大环江西岸。隶宜州,领思恩、都毫2县。天宝元年(742),改为正平郡。乾元元年(758),复名。移治今广西环江东。曾发生“环州起义”详见该条(1
469—499北魏宗室。字思直。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太和九年(485),封河南王,加卫大将军,授侍中、中都大官。改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领吏部尚书。后为都督南豫郢东荆
书名。金毓黻(1887—1962,字静奄,号千华山民)著。书成于1941年,凡6卷,有国立东北大学研究室丛书本和1976年台北洪氏出版社本。是书始上古,迄元末,分39章。卷1《总论》,5章,分述东北一
见“哈不慎台吉”(1642页)。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代,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呼衍氏、须卜氏、兰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自该族,主断狱
见“清理地亩总局”(2113页)。
320—376十六国时代国君主。号上洛公。鲜卑拓跋氏。※拓跋郁律次子。史称其“雄勇有智略”。东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兄拓跋翳槐嗣立后,受命率5千余户至襄国(后迁邺),质于后赵10年,颇受汉文化熏陶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新疆伊犁察哈尔人专称。见“察哈尔营”(24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