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

?—619

东突厥可汗。名咄吉世,又作咄吉、吐吉、吐蕊。阿史那氏。※启民可汗染干子。隋大业四年(608,一说五年),继汗位,依俗复纳义成公主为妻。势盛,为隋所患。十年(614),隋臣裴矩施离间计以分其势,将宗女嫁其将叱吉设,拜为南面可汗,叱吉设不敢受。裴矩又设计诱杀其宠臣史蜀胡悉,导致关系恶化。十一年八月,乘炀帝北巡,发兵10万围炀帝于雁门(今山西代县),越1月始解围而去,史称“雁门之围”。隋末中原群雄争战,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始毕均授以可汗称号。李渊起兵太原之始,亦遗使称臣,以求支援。应李渊之请,遣康鞘利率兵2千人援唐。武德元年(618)九月,其使骨咄禄特勤朝唐,高祖感其援助之功,宴之太极殿,奏九部乐。东突厥自恃势强,于次年二月,率军至夏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会梁师都谋犯唐边。四月,又以500余骑助刘武周欲攻太原。是月病卒。高祖发丧长乐门,废朝3日,遣内史舍人郑德挺往吊。

猜你喜欢

  • 公管佐领

    见“公中佐领”(325页)。

  • 海西女真

    部族名。明代东北女真三大部之一。指居住在依兰以西至伊通河口为中心的松花江一带女真人的泛称。因该地在元代称海西,故称。明中叶以后,凡经海西向明朝贡的黑龙江各部女真及乌拉、哈达、辉发、叶赫等扈伦四部,均称

  • 八旗通志

    书名。清代记载八旗制度的志书。前后两次纂修。雍正五年(1727)鄂尔泰(1677—1745,满洲镶蓝旗人)等奉敕撰,乾隆四年(1739)成书,题为《八旗通志》初集。253卷。分为八志:旗分、土田、营建

  • 北辽宣宗

    见“耶律淳”(1304页)。

  • 邑梅洞长官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改沿边溪洞军民府置,以宋代名将杨业后裔杨金奉为长官,隶酉阳宣抚司(后为“酉阳宣慰司”)。明末,杨胜皋袭职。清顺治十六年(1659),胜皋归附,因呈请袭职迟延,

  • 曼台部落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1931年前归康乐区大头目家(部落)直接管辖,曼台头目既是本部落的正头目,又是大头目家的副头目。后始独立称部落。住牧于今甘肃省肃南县马蹄区友爱乡,操东部裕固语。共有8个户族(裕固语称

  • 歇不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辽置十二宫,下皆设有瓦里。歇不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瓦里。

  • 俺答汗法典

    明代蒙古法典。亦译作《阿勒坦汗法典》。东蒙古※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阿勒坦汗)主持制定。据法典前言推测,约颁布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传入蒙古之后、俺答汗去世之前的万历九年(1581)。法典正文则制

  • 温迪罕部

    见“温迪痕部”(2283页)。

  • 乌昭庆

    辽代兀惹部首领。渤海遗裔。一作乌昭度。其先人于渤海国亡后,为反抗契丹贵族统治,保据一隅,自成一部,常称兀惹,也称“乌舍国”。昭庆继为首领,仍对辽时叛时服。辽统和十三年(995)七月,率众与燕颇等攻铁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