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
渤海王国置。为安远府依郭州。州治故址今有人说在今黑龙江省与前苏联交界处之兴凯湖东岸或东北岸。辽灭渤海后,其民似未被迁住他地,后成为辽代女真的一部分(辽上京和东京道皆有宁州,均非此州移置)。
渤海王国置。为安远府依郭州。州治故址今有人说在今黑龙江省与前苏联交界处之兴凯湖东岸或东北岸。辽灭渤海后,其民似未被迁住他地,后成为辽代女真的一部分(辽上京和东京道皆有宁州,均非此州移置)。
云南保山城北15公里处云岩山下的卧佛石雕像。相传为傣族于唐开元四年(716)所建,以石洞为主殿,前后两院三殿,洞宽数丈。外洞有一卧佛,长3丈,洞中塑有500罗汉像,雕塑艺术精湛。每年佛会,德宏境内的傣
清代驻京以及蒙古地区佛教僧职名。清代蒙古寺庙较多地区或按所在行政区划或跨越行政区,置喇嘛印务处于某一大寺,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处理所辖地区政教以及寺与寺之间事务。也是当地政教合一的掌权者。京师设掌印札
?—1874亦称“阿碌”。清代台湾高山族抗日首领。台湾南部琅峤牡丹社头人。高山族。同治十年(1871),琉球土人船只于台湾南部北瑶湾触礁,船员于牡丹社附近登陆,为当地高山族人误杀。琉球当时本属中国领地
南北朝时期柔然部落名。推测源出辽东段氏鲜卑。柔然汗国兴起后,依附柔然,成为柔然的一个部。游牧于涿邪山(杭爱山南支)一带。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北魏分三路出击柔然,太武帝拓跋焘自领中路入涿邪山,该
见“泰不华”(1799页)。
渤海王国置。为怀远府所领9州之一,仅知领富寿、优富2县。辽灭渤海后,迁其民至今辽宁铁岭县一带,置银州统之;其富寿县改名延津县,优富县更名永平县。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伯尔柯接军台界,西至布图接本部左翼中旗及右翼后旗界,南至雅喇接军台界,北至哈喇陀罗海接杜尔伯特游牧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喀
即“稠雕”(2367页)。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职司办理工程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七品不等。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喀尔喀蒙古4部之一。亦称三音诺颜汗部、赛因诺颜汗部。以汗号得名。成吉思汗十八世孙图蒙肯信仰黄教,达赖喇嘛授以“赛音诺颜”号。“赛音”意为“好”,“诺颜”意为“长官”。初隶土谢图汗部。顺治十二年(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