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左副将军
清朝管理喀尔喀蒙古的最高长官。雍正(1723—1735)初,为征准噶尔,住彭福为定边左将军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札布哈朗特),任赛音诺颜部和硕额驸策凌为左副将军,驻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因征准噶尔有功,策凌被封为和硕亲王,移驻乌里雅苏台,称定边左副将军。亦称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驻官兵2百余。后任均蒙古人。乾隆十五年(1750),规定管辖喀尔喀4部及科布多和乌梁海2部。五十一年(1786)起,只管辖札萨克图和赛音诺颜两部及唐努乌梁海。
清朝管理喀尔喀蒙古的最高长官。雍正(1723—1735)初,为征准噶尔,住彭福为定边左将军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札布哈朗特),任赛音诺颜部和硕额驸策凌为左副将军,驻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因征准噶尔有功,策凌被封为和硕亲王,移驻乌里雅苏台,称定边左副将军。亦称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驻官兵2百余。后任均蒙古人。乾隆十五年(1750),规定管辖喀尔喀4部及科布多和乌梁海2部。五十一年(1786)起,只管辖札萨克图和赛音诺颜两部及唐努乌梁海。
1807—?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出生于息居噶波当地方。被确认为岗卡·旺智坚参之转世。在达隆·洛桑丹白尼玛活佛前出家。14岁至达隆寺,后入拉卜楞寺经院学习。能熟背《般若论》及《现观庄严论明义释》,参
见“耶律撒剌”(1323页)。
见“季父房”(1454页)。
见“乙息记可汗”(5页)。
1584—1635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六世活佛。藏族。与云南丽江纳西族土司木土增结缘,留居丽江传法,协助木土司刻印藏文大藏经。木土司根据蔡巴《甘珠尔》经底本主持刻印,特邀其编纂和校订,明万历三十六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康熙五十四年(1715),设台站保护乌兰固木地区游牧。后被准噶尔军所据。乾隆十九年(1754),清军收复唐努乌梁海地区,建立下述台站;近吉里克、额尔沁、萨木噶勒、阿拉克鄂博、鄂
见“鬓睹”(2588页)。
渤海王国大臣。官殿中寺少令。后梁开平二年(908)正月,奉末王※大諲譔之命朝贡后梁,获后梁加爵秩,赐金帛,返归。
见“和硕特南左翼中旗”(1453页)。
见“阻卜”(12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