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崖葬

崖葬

葬式之一。将死者置于崖壁或崖穴安葬。主要分布于川、黔、湘、鄂、桂、滇、粤、闽、台、浙、皖、赣、陕等省区。其年代上限可能至夏朝,下限一般至明、清。贵州部分苗族地区和台湾省某些高山族群体中至今仍有此葬俗。大致可分3种类型:(1)悬棺葬。在距地面数十米之石壁上分别平行凿2小穴,将碗口粗之木条贯入穴内,并使之伸出崖外。再将棺材平置于木条上,使之“悬”葬于空间。此种葬法以四川珙县、兴文等地最为典型。(2)崖洞葬。系在天然崖穴安葬死者。一般以一寨或一家族死者同葬于一穴,有的多达上百具。此种葬法分布最广,为崖葬之主要形式。(3)崖墓。以人工在崖壁上凿造墓道和墓室以葬死者。崖墓主要分布于四川,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也有少量发现。有人认为悬棺葬和崖墓是统治阶级的葬法。崖洞葬则被认为是与古人类居住洞穴有关。

猜你喜欢

  • 象泉河

    河名。藏语称“朗钦藏布”,意为“象嘴河”。又作狼楚河、萨季里日河。在西藏自治区西部阿里地区。发源于冈底斯山南麓,玛旁雍错(即玛法木错)以东,西流出国境称萨特累季河,经印度、巴基斯坦入印度洋。河长309

  • 那尼傲

    见“赫哲族”(2422页)。

  • 黑河府

    地名。又称黑河副都统府。位于今黑龙江省北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治所即今黑河市。民国元年(1912)废,改属瑷珲直隶厅。1934年,设置黑河省。沿革、民族详见“瑷珲直隶厅”。

  • 耶律买哥

    ?—1259蒙古国将领。契丹族。为太师※耶律绵思哥子。史载其能通诸国语言。窝阔台汗时(一作成吉思汗时),为奉御,后袭父职,为中都路也可达鲁花赤。任内,见中都耗费巨大,屡向民贷,则以私藏偿还。汗闻之,嘉

  • 库伦

    即“古列延”(440页)。

  • 第悉

    见“第巴”(2071页)。

  • 率宾水

    古水名。即今绥芬河。金称苏滨水,明曰恤品河。皆同音异译。绥芬河有南北二源,南源称大绥芬河,出吉林省东北部盘岭;北源名小绥芬河,出黑龙江省东南部太平岭,二源合流后称绥芬河。又东流至黑龙江省宁安县三岔口北

  • 吴成

    ?—1434明朝将领。原名玛鲁,一译买驴。蒙古族。原籍辽阳。故元辽阳行省右丞通伯之子。洪武二十年(1387),与父随北元全国公观童归附明朝,改姓名,充总旗,数从明军出塞进击北元。建文元年(1399),

  • 信苴庆

    即“段庆”(1693页)。

  • 纂要

    又译《要集》。用汉语注释西夏词的西夏文分类词书。编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0×12.5厘米。残存5面,面5行。为“器具五品”、“乐器六品”、“花名七品”。每行西夏词以大字书写,下有四个西夏文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