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
见“番”(2263页)。
见“番”(2263页)。
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袜子”。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的传统冬用袜,常于穿靰鞡鞋时穿之。
西晋时宇文部首领。又作邱不。系鲜卑化之匈奴人。※宇文莫槐之侄。父※宇文普拔死后,立为大人。娶鲜卑拓跋部首领(北魏平帝)拓跋绰(286—293年在位)之女为妻,与拓跋部保
1338—1378明代蒙古可汗。一译阿裕锡哩达喇。孛儿只斤氏。元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长子。元至正十三年(1353),立为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十六年(1356),中书左丞相哈麻及其弟御史大夫雪雪
渤海国早期所置州名。《续日本纪》载,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于大兴二年(739,一作三年)致日本圣武天皇书中,有“仍差若忽州都督胥要德”云云,是渤海早期已有此州之设。《新唐书·渤海传》所载62州名中无其名,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元十九年(1282),世祖忽必烈第四子那木罕由北平王改封。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直隶州改置。治所在今新疆莎车城。辖蒲犁厅(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楚州(治所在今巴楚县东南)及叶城、皮山2县。管领村庄184处,30驿站,32卡伦及布鲁特
见“努尔哈赤”(1262页)。
史学家。全名阿布勒·法图赫·阿布都·卡费尔·本·侯赛因·阿勒马伊。11世纪时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人。谙熟喀什噶尔史,著有《喀什噶尔史》和《晒赫词典》,两书均已失传。《喀什噶尔史》若干片断,保存于贾玛
东晋时北羌王。光初八年(325),附前赵刘曜,为安国将军。后赵石勒将石佗自雁门出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县东南)击之,俘3000余落。其败退至渭北西部。后得前赵中山王刘岳兵援,岳击杀石佗于河滨。
见“墨特勤”(25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