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思任法

思任法

?—1446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任发。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子。永乐十一年(1413),代兄※思行法任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初,与明保持密切关系,屡遣使入贡示好。同时不断扩张辖地,兼并周邻孟定、湾甸、干崖、南甸、腾冲、潞江及金齿等地,杀掠民众,焚毁甸寨,沿江造船欲取云龙,杀瓦甸、顺江、江东等处守军,并屡拒朝廷劝谕。明以定西伯蒋贵为总兵官,行在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率南京、湖广、四川、贵州等地军15万进军麓川,发生“三征麓川”之役。正统六年(1441)夏,派兵3万,象80头,占大侯州(今云县),夺威远、景东,明军抵金齿,遂派人请降。后于驻地上江(陇川江东岸)遭明军3路夹击,大败。先后退守杉木笼、马鞍山,列象为阵拒击明军,复败。七年,奔孟养,为木邦所击,走缅甸,为宣慰卜剌浪囚于阿瓦。八年,明屡向缅索之,缅不予,并以水师迎战,声言须割麓川给木邦,割孟养、戛里给缅甸,始交付。其子思机法以精兵坚守者阑,继退守蛮莫。明责成云南总兵官沐昂再索取,许诺将孟养等地划给。十一年(1446),与妻孥等32人被缅甸献于明,于途中不食,垂死,被明云南千户王政所杀。

猜你喜欢

  • 畏吾儿沁

    见“委兀慎”(1454页)。

  • 黄史

    即“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444页)。

  • 宣抚使

    官名。唐代始置。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以宇文融为河北道宣抚使。唐后期经常派朝官巡视经战乱破坏,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宣抚处置使,类似后来的钦差大臣。宋代在用兵时,以执宰大臣或大

  • 酋望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其职位在※久赞之下,※正酋望之上,犹试官也,秉政用事,权力极大。尚可兼任※九爽、※三托之官。

  • 坐房

    土家族婚姻习俗。也称坐床或填房。女子丧夫,必嫁其夫兄或弟。故有“兄纳弟妻,弟配兄嫂”之谚。属“兄终弟及”婚俗。汉族亦称妇女丧夫再醮为“填房”。

  • 帖鲁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帖鲁为※遥里部下之一石烈。

  • 色达

    独龙语音译。云南贡山独龙族地区解放前使用的一种原始磨谷器。是由一大一小两块未经加工的天然石块组合而成,大的一般长约50公分,宽约30公分,厚6—7公分,小的为直径6—8公分的椭圆或圆形的鹅卵石。使用时

  • 奥娄河

    古水名。今一般认为即今牡丹江(旧说为牡丹江上游之勒福成河,或说鄂穆和罗河,亦说辽宁铁岭县南60里之懿路河)。“奥娄”,一说是靺鞨语,指称忽汗河(今牡丹江在隋唐时的名称)。史记迁居唐营州(今辽宁朝阳市)

  • 天长公

    解放前广东连南八排瑶族地区村寨(即排)最高头人称谓。由村民通过民主推选一位德高望重并有生产和斗争经验的老人担当,不论贫富,任期只限一年,不得连任(实际是由村寨内各房姓老人轮流充当)。其职责是根据习惯法

  • 东科尔呼图克图一世

    见“东科尔·达瓦坚赞”(5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