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梅
明代“凉山三雄”之一。彝族。万历(1573—1619)前期四川邛部土司(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属下腻乃之酋长,万历十五年(1587),伙同雷波头目杨九乍,黄螂头目安兴抢掠营丁、赖因、烟溪等处,掳去李礼政、等男、妇数十人作奴隶。翌年,明军征伐时,撒假被擒杀。官兵夺回被掳人口328人。
明代“凉山三雄”之一。彝族。万历(1573—1619)前期四川邛部土司(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属下腻乃之酋长,万历十五年(1587),伙同雷波头目杨九乍,黄螂头目安兴抢掠营丁、赖因、烟溪等处,掳去李礼政、等男、妇数十人作奴隶。翌年,明军征伐时,撒假被擒杀。官兵夺回被掳人口328人。
全名唐颍国公史继先墓志。唐徐浩撰文并行书,建中元年(780)八月撰成。墓志已佚,唯宋人赵明诚《金石录》尚存引数句。史继先系唐朝将领,突厥阿史那氏。后突厥可汗默啜孙。开元四年(716)投唐,授左金吾大将
部分白族的他称。指居于今贵州省毕节地区的白族。主要散居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赫章县,两县人口2千余人,与当地彝族、汉族杂居。有张、苏、李、赵、许、钱、杨7姓,故被当地汉族称为“七姓民”,彝语称“罗
达斡尔族中萨满(巫师)的小型祭祀。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年初在各※雅德根家举行。祭品有的用羊,有的仅用酒和果食。主要是用“神水”洁净法衣和雅德根本人身体。其法,将护心镜(萨满神具之
披扎在马身上的毡衣。蒙古人为装饰和保护马匹,给马披扎之衣。元朝蒙古皇帝举行质孙宴等庆典时,常将名马盛饰列队驰入,以示隆重,后逐渐演列成用毡做成马衣,披扎在马身上,可以防雨防潮,借以保护马匹。清代制“马
即“段实”(1694页)。
宋代少数民族名。居唐代保州(治今四川理县北)、霸州(治今四川巴县东北)地。酋董氏。宋嘉祐(1056—1063)及熙宁(1068—1077)中,保州首领董仲元、霸州首领董永锡皆请命于朝。政和三年(111
清代乌梁海部落分支名。一译明噶特部。初居阿尔泰。后为准噶尔部兼并,被编入其二十四鄂拓克,迁住雅尔(原苏联境内乌尔扎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时,举部附清,被置于呼伦贝尔。继逃遁,令隶札萨克
景颇语音译。解放前云南陇川邦瓦景颇族地区“山官”(辖若干村寨的世袭首领)委任管理村寨之代理人。随着“山官”辖区的扩大,难以独自管理,遂从其辖区内委任一个有威信和办事能力强的人代为处理村寨事务。授职时对
见“脱古思帖木儿”(2083页)。
西域古族名。分布于沙州(今甘肃敦煌)以西,于阗(今新疆和田)以东地区。从事游牧。语言属突厥语族。宋时,隶属于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