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文海

文海

①西夏文字书。著者不详,成书约在西夏早期。原书有平声、上声、杂类三部分。现存为12世纪中期木刻本,已残,蝴蝶装,页面29×18厘米。上声部分全佚,平声、杂类有部分残缺,计有110页,3000多字条。每页版口分别标有西夏字“文海平”、“文海杂类”以及页数。每面各有7竖格,被注释字占满格,注释字较小,双行占一格。平声97韵,每韵中所属字以声母和介音的差别为序。同音字集为一组,各组间以小圆圈相间隔。无同音字者为独字。据另一部西夏文字书《文海宝韵》知上声有86韵。杂类则是平、上两部分的外篇,其中又分平、上两类,每类内以声母九品音分部。每一字条注释分三部分。首以4个字分析字形构造,多采用合成法。合成时可选用一个字的上部、下部、左部、右部、中部、大部或全部。次以较多的字解释字义,常用解说字义、组成词组、同义词、反义词相注,指明类属和用途等方式。最后以反切法注音,同音字组中反切上下字标在第一个字下。体例上兼有《说文解字》和《广韵》的特点。是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和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1909年出土于我国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1969年苏联К.6=克平和Е.И.克卡诺夫等出版《文海》一书,刊印影印本并翻译、研究。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有汉译文、索引和原文影印件的《文海研究》。 ②(?—1899或1900)清朝大臣。字仲瀛。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以翻译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侍读。光绪九年(1883),转御史。建议培养人才,宜令中外大臣杜徇情,励廉耻,以植其本,被采纳。十四年(1888),官贵州安顺府,调贵阳。二十二年(1896),数迁至按察使,加副都统,充驻藏办事大臣。恩威并用,使川藏孔道之博窝等地稍安。二十五年(1899),因病入川治疗,卒于途,依尚书例赐恤。

猜你喜欢

  • 斡离不

    即“完颜宗望”(1157页)。

  • 布曼

    部分壮族自称。壮语音译,亦译“布板”、“布蛮”,意为“村人”,与城镇居民相对而言。广西环江、钦州等地壮族均有这种自称。操壮语北部方言。

  • 领催

    参见“拨什库”(1377页)。

  • 没藏氏

    ①西夏党项族姓。西夏汉文《杂字》蕃姓中的第二姓。 ②(?—1056)夏景宗元昊妃。原为大将野利遇乞妻,遇乞遭元昊诬杀后,与元昊私通,野利皇后发觉,使出居戒坛寺为尼,号没藏大师。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

  • 莫温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们河卫。永乐六年(1408)正月,与秃都河等7卫同时设立。在今兴凯湖西南的们河流域。

  • 德宏

    地名。傣语音译,“德”意为“下面”,“宏”意为“怒江”(潞江),合称“怒江下游地方”。指云南潞西、瑞丽、盈江、梁河、陇川一带傣族地区。现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简称。属古“乘象国”(“滇越”)。东汉

  • 太仆寺左翼牧厂

    清政府直属牧场之一。位于张家口东北。东至宣化府边界,西邻镶黄旗牧厂,南接镶蓝旗牧厂,北抵察哈尔镶黄旗。东西距130里,南北距50里。其地约在今河北省崇礼县一带。

  • 色柯寺

    见“广惠寺”(132页)。

  • 车凌巴勒

    ?—1728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第四子。初授一等台吉。康熙三十年(1691),随父朝觐,赐冠带、银币。五十年(1711),封札萨克

  • 玛什巴图

    ?—1764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达赖台什弟保伊勒登曾孙。乾隆十八年(1753),从“三车凌”附清,封札萨克辅国公。二十年(1755),从清军征达瓦齐,追至天山南路始回返,晋固山贝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