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日米

普日米

普米语音译。或作“培米”。云南宁蒗地区※普米族的自称,意为“白人”。参见“普米族”(2291页)。

猜你喜欢

  • 诸蕃志

    南宋地理名著。赵汝适撰。作者曾领福建提举市舶司,对海外情况十分熟悉。录其采访所得,于宝庆元年(1225)成书。书作上下两卷。上卷为国志,收录交趾、占城、宾瞳龙、真腊、登流眉、蒲甘、三佛齐、单马令、凌牙

  • 术甲脱鲁灰

    ?—1232金大臣。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人。女真族。术甲氏。世为北京路(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部长。自幼袭北京路宋阿答阿猛安爵。贞祐二年(1214),宣宗迁都汴(今开封),率本部兵赴中都(今北京

  • 吐谷浑

    鲜卑语。一说意为“泥土、尘土”。①(246—317)人名。吐谷浑族始祖。鲜卑慕容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辽东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庶长子。父分部落1700户(一作700户)以隶之,分地而治

  • 北八珍

    见“蒙古八珍”(2330页)。

  • 库库和屯

    即“库库河屯”(1112页)。

  • 戈什哈

    一作果什哈。满语音译。清代八旗各级武官的亲随护兵。清制规定,武官不乘舆,从兵限以额:京城都统、统领、副都统及管理各营大臣,各准于前锋、护军、马甲内挑取跟班2人。驻防将军、都统,各准于领催内挑取跟班2人

  • 担歌

    明清时壮族男青年赠给情人的信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在一条普通的扁担上,契刻着花鸟和用“方块壮字”写的“壮歌”歌词,然后涂上颜色,显得格外醒目而美观,故称。为男青年所制,赶歌圩时,随身携带,遇

  • 哈萨克汗国

    古国名。15世纪20年代,中亚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分裂,东部为乌兹别克汗国所据。1456年,汗国部分游牧部落因不堪忍受阿布勒海尔汗压迫,在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下,东迁至吹河和塔拉斯河流域,受到察

  • 萨斯特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萨斯特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2千余。居住在泰耶尔人西南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带山区,包括新竹县五峰乡大隘、花园、桃山等村;娥眉乡藤坪村;北埔乡内坪、大坪等

  • 慕容觊

    ?—386又作慕容��。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鲜卑慕容氏。宜都王慕容桓之子。昌平元年(386)二月,慕容冲被杀后,段随立,三月,复为慕容恒与慕容永所杀,拥立其为燕王,改元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