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末只

末只

见“耶律抹只”(1314页)。

猜你喜欢

  • 宝堂寺

    召庙名。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西部。俗称西召,又名准格尔召。明天启二年(1622),从西藏请来两位喇嘛,始建。蒙古语称葛丹石达力布大尔展林寺。崇祯元年(1628),重修。立两块石碑。清代名为宝堂寺。

  • 廉米只儿海牙

    元朝大臣。汉名恂。畏兀儿人。魏国公※布鲁海牙孙,恒阳王※廉希宪次子。仁宗时,仕至江南行御史台中丞。延祐七年(1320),英宗即位,任中书平章政事。至治二年(1322)三月,与参议中书事张养浩等董理国学

  • 觉罗巴哈纳

    约1617—1666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索长阿世孙。年17效力行间。天聪间,屡从太宗征战有功。八年(1634),授骑都尉世职。崇德三年(1638),由刑部理事官擢参政,兼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顺治元年

  • 顶骨会议

    即“头人会议”,也称“最高会议”。旧时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土司直属行政机构名。一般逢土司逝世,讨论其发丧和继承问题,或商定大头人的任免等重大事件才召开。除四大“涅巴”(管家)参加外,势力较大的大头人以

  • 塔帖

    民国期间新疆塔城县发行的货币。有纸质和布质两种。纸质共有二十两、十两、五两、三两、一两(以上主币,下为辅币)、五钱、二钱、一钱8种面额。民国元年(1912)至六年(1917)塔城参赞署发行,共2565

  • 米新巴

    珞巴族部落名。门巴人又称之为“珞嘎”,意为“白珞巴”,藏族称之为“卡珞”。多由※米古巴部落分衍而成,部分人还带有门巴族、藏族血统。分布在西藏墨脱县加热萨和旁辛两区,信喇嘛教,穿藏装,讲藏语康方言,生活

  • 东蒲类王

    匈奴王。名兹力支。原驻牧车师六国之一蒲类(今新疆巴里坤湖附近)以东,以驻地为封号。约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率部众1700余人归附汉西域都护郑吉,被安置于车师后王庭以西之乌贪訾离(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

  • 五拉

    唐代吐蕃对五种执事者的统称。藏文称“拉阿”。“拉”,原义为“高尚”或“上”,即后来意为“上师”喇嘛的“上”。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制订社会规范时,此“拉”字应做“首脑”解为妥。据《德乌佛教史》载,“五拉”

  • 茶山长官司

    明代云南土司名。据《滇略》载,其地在“腾越州五百里,距高黎贡山(小江流域至江心坡一带),地瘠土塞,不生五谷”,为“峨昌夷”所居。旧属孟养土司辖地。永乐二年(1404),孟养土酋叛,茶山夷目早章不从。五

  • 于越

    ①中国古族名、国名。又作於越,也称内越、大越。越人一支。始见于《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40)。分布在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的沿海一带。其来源相传为禹之后裔。今人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大多认为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