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英

李英

①(?—1215)金末官员。渤海族遗裔。字子贤。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金代又被徙益都府(治今山东益都县)。明昌五年(1194)进士。历官淳化主簿、登州军事判官、封丘县令、通远县令、尚书省令史、吏部主事。贞祐元年(1213),摄左司都事,迁监察御史,又为右副元帅术虎高琪经历官。上书高琪,陈述居庸关当蒙古南下之冲,对中都(今北京市)至为重要,望朝廷遣官节制。高琪奏其书,旋授尚书工部员外郎,充宣差都提控,负责守居庸等关隘。二年正月,与壮士李雄等出城,招募万余人,乘蒙古兵北撤,时时出兵邀击,被创,召还。迁翰林待制,又献十策,大意为:居中土以镇四方,委亲贤以守中郡,立藩屏以固关隘,集人力而防不虞,养马力以助军威,爱禾稼以结民心,明赏罚以劝百官,选守令以复郡县,并州县以省民力。颇施行之。宣宗南迁时,为御前经历官。历迁国子祭酒、宣差提控陇右边事、御史中丞。向宣宗进言,应激浊扬清,奖进人材,被采纳。蒙古兵围中都久,自清州(今河北青县)督粮运救中都。三年三月十六日,与蒙古兵遇于霸州(今河北霸县),败死,追赠通奉大夫,谥刚贞。 ②(?—1442)明朝将领。土族。西宁卫指挥佥事李南哥之子。永乐四年(1406),受命袭父职。七年(1409),因率众扈从北征有功,晋指挥同知。十年(1412),以讨老的罕功,擢都指挥佥事。时因番僧张答里麻肆恶,屡劫掠西番贡使,交通“外域”,滋扰道路,籍其家,将其处死。十二年,从明军北征,直至土拉河流域。二十二年(1424),复随朱棣亲征,晋都指挥同知。旋以中官乔来喜、邓诚奉命使西域返,于安定、曲先遭劫掠,受命偕土官康寿等进讨。师越昆仑山数百里,直至雅令阔,败安定指挥哈三孙散哥等众,缴获牲畜14万。诏命入朝,受嘉奖,擢右府左都督。宣德四年(1429,一作二年,1427),正月,封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禄1100石,本身免一死,追封三代。因恃功骄横,多行不法,招纳逃户,置庄垦田,巧取豪夺,草菅人命,宣德六年被告发,囚于狱。英宗即位后,以其功,令革爵闲住。正统七年十月病故。

猜你喜欢

  • 罔萌讹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惠宗李秉常太后梁氏亲信。曾多次鼓动摄政的梁太后进攻宋朝。夏乾道元年(1068)二月,谋隐匿杀害宋朝官吏杨定的凶手李崇贵与韩道喜,被国相梁乙埋执献宋朝,因与之有隙。十一月,为太后谋以

  • 句吴

    古诸侯国名。亦称攻敔、吴。其族属来源有多种说法:周人一支;当地荆蛮族;东夷一支;土著越族;等等。很早便栽培水稻,擅长造船、冶铸、纺织和制陶瓷,盛行断发文身之俗。春秋时,其首领寿梦已称王,曾与中原晋国建

  • 石邃

    ?—337十六国时期后赵太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后赵主※石虎子。初随父事石勒,以骁勇著称。后赵太和元年(328),以左卫将军从石勒攻前赵主刘曜于洛阳,都督中军事,执曜。拜征东

  • 师公舞

    亦名跳神。原系壮族师公做“道场”时的舞蹈,今改进为壮族民间舞蹈艺术。流行于广西河池、南丹、宜山、来宾、柳江、鹿寨、融安、贵县、邕宁、武鸣等地。相传起源于唐代。宋代名闻京师的桂林傩舞,乃其前身。表演者1

  • 吐蕃兵制

    7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规划吐蕃兵制,将吐蕃分为5个军事行政单位:伍如、约如、叶如、如拉、苏毗如。其中伍如、约如在卫地;叶如及如拉在藏地,以上统称为“四如”;苏毗如系附属机构,在今藏北及工布一带,

  • 永租地

    亦称永佃地。清末汉族农民为开垦或租种蒙民地,缴纳一定地租而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一般在契经约上注明“永远管业”字样。只准汉人退还,不许蒙民回赎。这种关系的形成,有的因蒙古业主负债于耕种者,无力偿还,将土地

  • 齐努温卫

    ①见“喜刺乌卫”(2182页)。 ②见“成讨温卫”(744页)。

  • 劝人恤出痘碑

    碑铭。清代驻藏官员关于善待出痘患者及改良其死后丧葬习俗的刻石。乾隆五十九年(1794)钦差驻藏大臣和琳撰文。碑文为汉、藏两种文字对照,立于拉萨大昭寺前。汉文全文载《卫藏通志》。内劝人勿将出痘疹者逐于旷

  • 石生

    ?—333十六国时期后赵宗王、将领。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后赵主石勒子。石勒称赵王后,官司州刺史。晋太宁二年(324),击杀前赵河南(一作河内)太守尹平于新安。南下攻晋许、颍,陷

  • 伯岳吾

    ①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伯牙兀惕、伯牙吾、伯要、巴牙兀、巴雅固特。马阿里黑后裔。马阿里黑原为蒙古乞颜氏世仆,后嗣繁衍,自成部落。有若干分支,其中主要有者台伯岳吾(居者台河流域)与客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