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英

李英

①(?—1215)金末官员。渤海族遗裔。字子贤。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金代又被徙益都府(治今山东益都县)。明昌五年(1194)进士。历官淳化主簿、登州军事判官、封丘县令、通远县令、尚书省令史、吏部主事。贞祐元年(1213),摄左司都事,迁监察御史,又为右副元帅术虎高琪经历官。上书高琪,陈述居庸关当蒙古南下之冲,对中都(今北京市)至为重要,望朝廷遣官节制。高琪奏其书,旋授尚书工部员外郎,充宣差都提控,负责守居庸等关隘。二年正月,与壮士李雄等出城,招募万余人,乘蒙古兵北撤,时时出兵邀击,被创,召还。迁翰林待制,又献十策,大意为:居中土以镇四方,委亲贤以守中郡,立藩屏以固关隘,集人力而防不虞,养马力以助军威,爱禾稼以结民心,明赏罚以劝百官,选守令以复郡县,并州县以省民力。颇施行之。宣宗南迁时,为御前经历官。历迁国子祭酒、宣差提控陇右边事、御史中丞。向宣宗进言,应激浊扬清,奖进人材,被采纳。蒙古兵围中都久,自清州(今河北青县)督粮运救中都。三年三月十六日,与蒙古兵遇于霸州(今河北霸县),败死,追赠通奉大夫,谥刚贞。 ②(?—1442)明朝将领。土族。西宁卫指挥佥事李南哥之子。永乐四年(1406),受命袭父职。七年(1409),因率众扈从北征有功,晋指挥同知。十年(1412),以讨老的罕功,擢都指挥佥事。时因番僧张答里麻肆恶,屡劫掠西番贡使,交通“外域”,滋扰道路,籍其家,将其处死。十二年,从明军北征,直至土拉河流域。二十二年(1424),复随朱棣亲征,晋都指挥同知。旋以中官乔来喜、邓诚奉命使西域返,于安定、曲先遭劫掠,受命偕土官康寿等进讨。师越昆仑山数百里,直至雅令阔,败安定指挥哈三孙散哥等众,缴获牲畜14万。诏命入朝,受嘉奖,擢右府左都督。宣德四年(1429,一作二年,1427),正月,封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禄1100石,本身免一死,追封三代。因恃功骄横,多行不法,招纳逃户,置庄垦田,巧取豪夺,草菅人命,宣德六年被告发,囚于狱。英宗即位后,以其功,令革爵闲住。正统七年十月病故。

猜你喜欢

  • 营盘

    见“嫩秃黑”(2482页)。

  • 乃展

    见“耶律蒲鲁”(1322页)。

  • 和姓

    旧时云南丽江纳西族平民姓氏。具有平民等级称谓的性质。洪武十五年(1382),丽江土知府木得(阿甲阿得)率众附明,钦赐木姓。从此统治集团中的世袭贵族便以木为姓。把被统治人民称为“和姓”,故有“四郡齐民一

  • 吐浑

    吐谷浑之省称。见“吐谷浑” (766页)。

  • 达斯事件

    印籍官员入藏盗窃文物古籍事件。英印政府利用锡金贵族、喇嘛同扎什伦布寺之宗教关系,使其陪同印籍官员达斯于光绪五年(1879)和八年(1882)两次潜入西藏。先到后藏,通过班禅系统一活佛和拉萨之帕拉贵族,

  • 旺扎尔

    ?—1762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领侍卫内大臣拉锡子。雍正六年(1728),由荫生授三等侍卫,历任御前二等侍卫、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乾隆三年(1738),与侍郎阿克敦台吉额默根赴准噶尔,议定

  • 俱战提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西域传》,在石国(今塔什干)南200里。《酉阳杂俎》作俱振提;《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忽毡,《伯颜传》作忽禅,《薛塔剌海传》作忽缠;耶律楚材《西游录》作苦盏;《明史·西域传》作火

  • 苗锦

    苗族民间工艺。织锦工艺很早为苗族妇女掌握。花纹有几何图案及花、鸟、鱼、蝶等。一般经纬线用色不一,形成彩色花纹。用以装饰衣领,肩背和袖子,贵州黄平一带妇女喜用苗锦装饰服装。凯里舟溪妇女用来做背带(背小孩

  • 行歌坐月

    见“坐妹”(1103页)。

  • 笔写契

    明代蒙古对文书、书记人员的称呼。蒙古语音译。亦译作笔写气、笔写记、毕七沁、毕克齐等。源于蒙元时代的必彻彻、必阇赤。宋彭大雅《黑鞑事略》载:“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文书耳”,“管文事则曰必彻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