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木答兀

杨木答兀

又作杨木答户、木答忽。女真族。籍居明三万卫。封千户职。以骁勇著称。明永乐二十年(1422),与开原镇守官王雄等不协,胁同住达官谋叛,诈传帝旨,肆行剽掠,裹胁千余口至朝鲜阿木河近地东良北。又迁至图们江外。屡拒明使招抚,畏罪逃匿,拒还所掠人口。曾一度向明朝悔罪谢恩,但潜隐山谷,不敢入朝。洪熙元年(1425),复拒明招抚。宣德八年(1433),纠结“七姓野人”(今赫哲人),围攻明军,被明军与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击败。旋又纠集七姓女真800余,杀死猛哥帖木儿父子。九年,明遣使往谕,令其归还所掠人口、财物,未果。后人口散失,势渐衰。

猜你喜欢

  • 托温

    ①水名。明有托温江,即今流经黑龙江省东部之汤旺河,为松花江左岸支流之一。 ②城站名。为通往奴儿干地方的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之一。故址在今黑龙江汤原境内汤旺河侧,屠寄《黑龙江舆图》称“固木纳城”。辽属五国

  • 巴桑

    ?—1761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姓伊克明安。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献籍三百余户降。诏赐冠服佩饰。受命入觐,封辅国公,赏白金1500两。寻阿睦尔撒纳叛,拒从,与诸辉特台吉被置于塔密尔。

  • 跳盔甲

    羌族传统祭祀舞蹈。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多在对本族有功将士举行葬礼时跳之。故又称“大葬舞”。舞蹈者人数不定,数人至数十人均可;身穿生牛皮制作的铠甲,头戴插着野鸡翎和麦杆的皮盔,手执兵器。开始时先围成圈舞

  • 徒单镒

    ?—1214金大臣。学者。本名按出。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速速保子猛安人。女真族。徒单氏。北京副留守乌辇三子。幼聪慧,7岁习女真文,大定九年(1169),从编修官温迪罕缔达学古书,习作诗、策,

  • 叉叉房

    水族古老住房。一种井式草房。多用树桩、木柱筑成方形。顶上覆以杉木皮或茅草。今多用作牛棚、猪圈。与此相类之木皮房,水语称“昂牙刚”。在房之四周用杉木皮围上而成。今多不见使用。

  • 唐仁祖

    1249—1301元朝大臣。字寿卿。畏兀儿人。札鲁忽赤(断事官)唐古直之孙,达鲁花赤(镇守官)唐骥子。早年丧父,由母教之读书,通诸方语言,尤精音律。中统(1260—1264)初,质于元廷,廷习学蒙古字

  • 拜巴噶斯

    ?—1640明末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卫拉特汗博贝密尔咱孙,哈尼诺颜洪果尔之子。初游牧于额敏河与伊犁河沿岸,后逐渐迁至乌鲁木齐地区。16世纪末17世纪前期,为卫拉特“楚固拉干”(会盟)

  • 黑水城守将告近禀帖

    西夏文文书。10页18行,页面58.3×41.3厘米。手写、行书。书者为西夏黑水城守将仁义,写于献宗乾定申年(1224)七月。背面盖有印章。内容为因老母患病,请求调往距家乡较近的地方任职。其中记录了当

  • 侯喜瑞

    1892—1983京剧表演艺术家。字霭如,北京人,回族。原籍河北省衡水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喜连成”科班,初学秦腔老生及京戏小花脸。后工架子花脸。三十三年(1907年)出科,留“喜连成”搭

  • 汉藏史集

    藏文书名。全称《汉藏史集贤者报喜世间明鉴》。达仓巴班觉桑布(梵文名释迦嘎年施利甫迪跋扎,简称叶如达仓巴)著。明宣德九年(1434)撰于达纳屯孜。初见锡金甘托克手抄本。美国有影印抄本。1985年四川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