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梁书

梁书

纪传体南朝梁史书。唐初姚思廉(557—637)撰。56卷。思廉字简之(一说本名简,以字行),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迁居关中万年(今陕西西安),入唐官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散骑常侍等。编纂时多因其父姚察旧稿(约26卷),参考梁代谢吴《梁书》、陈代何之元及隋代刘璠《梁典》等诸家史著续成。贞观十年(636)成书。若干史论出于魏征之手。记南朝梁自萧衍建国至萧方智亡国56年(502—557) 间历史。包括本纪6卷、列传50卷。其中有不少关于民族史的资料,各篇随时可见梁与北魏、东西魏、北齐等抗衡与交往之痕迹。而《诸夷传》载周边国家、民族凡32,涉及海南诸国有林邑、扶南、盘盘、丹丹、干陀利、狼牙修、婆利、中天竺、师子等;东夷有高句骊、百济、新罗、倭、文身、大汉、扶桑;西北诸戎有河南(吐谷浑)、高昌、滑、周古柯、呵跋檀、胡蜜丹、白题、龟兹、于阗、渴盘陁、末、波斯、宕昌羌、邓至羌、武兴氐、芮芮(柔然)等,比较系统地叙述了梁时周边诸族传说、风俗、物产及与东北、北方、西域、海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研究梁时我国民族史及亚洲诸国交通史的珍贵资料。以宋大字本为早,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百纳本较为通行。1973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林丹汗

    1592—1634明代蒙古末代可汗。又作陵丹巴图尔台吉、灵丹、民旦等,号库图克图汗,明朝人译作虎墩兔憨。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八世孙,※布延彻辰汗长孙。万历三十一年(1603),祖父卒,因其父莽和克台

  • 哱承恩

    ? —1592明朝宁夏副总兵。蒙古族。明副总兵※哱拜子。万历十七年(1589),父致仕,依例子袭父职。十九年,因青海蒙古火落赤、真相等屡败明军,土默特部顺义王扯力克西行助之,洮河告急,获明御史周弘哱举

  • 多日隆赞

    吐蕃雅隆部落早期赞普。又称杰多日隆赞。赞普岱珍赞之子。相传从其起,始有赞普王族与平民结婚的习俗,其与民女梅萨露洁结婚,生子赤赞囊,标志吐蕃王族血缘观念及界限的崩溃。

  • 南苏州

    见“南苏城”(1590页)。

  • 杨诏

    ?—937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义宁国贵族。一说又名杨明或大杨明。白蛮(白族先民)。大义宁国君主※杨干贞弟(胡蔚本《南诏野史》传其为同母异父弟)。杨干贞长仕郑氏大长和国为剑川节度使,遂相倚为权贵。传闻※段

  • 粘杆处

    即尚虞备用处。清代随侍皇帝优游、渔猎的组织。顺治(1644—1661)始设。置总统大臣掌其事,于宗室王公、蒙古王公或额驸、八旗满洲或蒙古大臣内委任,无定员。该处所用上三旗侍卫,即以隶之,不再受侍卫处管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桑锦达赉之南。东至哈喇布尔噶素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西至琴得根接赛音诺颜部中左旗界,南至察汉布尔噶素接赛音诺颜部右翼后旗界,北至依克特里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

  • 元恭

    498—532北魏皇帝。531—532年在位。字修业。鲜卑元氏(拓跋氏)。广陵王※元羽子,母王氏。正始(504—508)中,袭父爵。延昌(512—515)年间,拜通直散骑常侍。正光二年(521),为正

  • 丁谦

    1843—1919清代史地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益甫。同治举人。光绪七年(1881)大挑第二,署汤溪县教谕,旋授象山县教谕,在职20余年,中因中法战争时赞护海防有功,加五品衔。喜治历史上边疆

  • 主译者

    西夏译经者称号。直译为都译勾管作者。主持西夏译经事,常以国师担任。景宗时为国师白法信,惠宗时为国师白智光。在《西夏译经图》中智光端坐译场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