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段赤城

段赤城

唐代南诏除蟒英雄。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绿桃村石匠(或作铁匠、牧羊人、农民等)。始载于《白古通纪》,后为《南诏野史》、《滇云历年传》、万历《云南通志》、《滇略》、《僰古通纪浅述》和各种方志转述,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相传唐元和十五年(820)五月,洱海有巨蟒吞食人畜,淹没田园、城郭,南诏王劝利不能治,遂自荐愿灭蛇以救地方。全身缚刀,手持利剑,入水斗蟒,被蟒吞食。剑锋出蟒腹,人蟒俱亡。劝利命剖蟒,取英雄骨葬之,建塔。焚蟒骨皮,以其灰抹塔,名灵塔,俗称蛇骨塔,以纪念英雄。又被村民奉为“本主”,立祠,建衣冠冢。其墓上为塔形,下埋衣冠,后人刻墓碑,上书“唐义士段赤城之墓”。蛇骨塔约于明末永历帝时被山洪、泥石流冲毁,墓碑于1955年失踪。清代修方志时,将苍山斜阳峰麓羊皮村边的佛图寺塔误作灵塔,故人们亦称之为蛇骨塔,以寄托对英雄的怀念,并将其故事编写成叙事长诗、大本曲、白剧等。

猜你喜欢

  • 好儿趁

    明代东蒙古部名。亦译作“火儿慎”、“尔慎”、“好陈”等,均为蒙语“科尔沁”的音译。源于蒙元时期的※“豁儿臣”(火儿赤),意为“带弓箭的人”。初为成吉思汗带弓箭的侍卫,元代为怯薛执事之一,成吉思汗弟哈撒

  • 哨官

    清代在海南岛黎族腹地委任的基层头目。一般辖一小峒,或有辖一大峒者。由总管(辖一大峒或数峒)代理加委,委任时总管带来帽子、长衣、布鞋、袜子和委任书、铜牌、证章。其职责是维持辖区内社会秩序,处理峒内各种纠

  • 卜列革

    ?—1460明哈密忠顺王。又名孛罗帖木儿。蒙古贵族。※卜答失里子。天顺元年(1457),兄忠顺王※倒瓦答失里卒,遣使告哀,明廷从其母弩温答失里奏请,封为忠顺王。在位期间,一岁数贡,其部属屡受明廷封爵。

  • 博罗胡集尔

    见“博罗呼济尔”(2154页)。

  • 逊布尔巴图

    ?—1924清末民初内蒙古伊克昭盟王公。达拉特旗札萨克多罗贝勒之子。光绪二十七年(1901),乘达拉特旗人民因反对天主教失败,被迫赔款之机,鲸吞大批牛羊。三十一年(1905),又在绥远城将军胎谷放垦时

  • 他钵可汗

    即“佗钵可汗”(1095页)。

  • 牢姐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牢羌。原居湟中。西汉元鼎五年(前112),与封养种羌解仇结盟,参加先零羌发动的起义,与匈奴通,合兵10余万,攻汉屯田区令居(今甘肃永登东南)、安故(今甘肃临洮东南),围�

  • 赛特里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色依得里尔伯克、色依德尔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巡察街道园林、果木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尚论掣逋突瞿

    藏语音译。吐蕃官制。义译为“九政务大臣”或“九大臣”,“尚”意为“舅”,指同王室通婚的贵族大臣;“论”,指同王室有关之大臣;“掣逋”意为“大”;“突瞿”意为“一切”,亦可译作“一切相臣”。据《新唐书·

  • 正德

    ①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127—1134年,凡8年。 ②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廉年号。起止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