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济美贝季僧格

济美贝季僧格

1788—1835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壤塘曲尔基寺(位于四川阿坝壤塘县)第七世活佛。果洛约达地方人。藏族。经宁玛派大德都杜林巴和噶玛噶举黑帽系十三世活佛都杜多吉占卜确认为壤塘第六世活佛额顿丹巴达杰的转世灵童。7岁被迎到壤塘寺坐床,14岁受居士戒,取法名衮嘎济美贝季僧格。后赴德格寺深造,从苏芒·策旺衮恰学多种显密经论,后又在八邦寺从司徒·白玛宁波听受香巴噶举、宁玛、萨迦和格鲁派的各种教法。取名为噶玛释迦卧赛。18岁始主持曲尔基寺政教。后声望大振,于杜曲、则曲和麻尔曲三河流域、松岗等嘉绒三土司辖境、果洛、色达瓦述和阿坝河流域等各地招来徒众及百余游牧部落。应色达瓦述土官之请,前往传经说法,土官将游牧在贡塞夏地区喀朵地方的部落献曲尔基寺为属民。清嘉庆帝鉴于该寺护法有功,特颁发诰命及印信。因其常戴清朝赏赐之官帽,被称为“曲尔基索里坚”(意为头戴蒙古官帽的曲尔基活佛)。后川督不仅额发执照,并将宇哇、日朋和西岗木等地百余户拨给曲尔基寺为寺属百姓。该寺新建康萨朗杰林宫、色康殿、护法神殿,并添置大量佛像、经卷和供器等。

猜你喜欢

  • 关市

    汉与匈奴在边地的互市。始于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汉高帝九年(前198),遣刘敬奉宗室女妻单于,结和亲后,即通市。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因战事一度中断。景帝五年(前152),复市。

  • 斡离都

    见“越里笃国”(2191页)。

  • 董伽罗

    宋代云南大理国开国大臣。白族。世代为云南大理洱海地区领主,为白族大姓(即名家)之一。大义宁国杨干贞(930—937年在位)统治时期,与段思平组织起义,任军师,初受挫逃亡。后晋天福元年(936),应善巨

  • 塔葬

    藏族地区葬俗中最高的一种葬式,佛教有名望的活佛和僧侣死后处理遗体的一种方法。起源于原始佛教以塔安置佛舍利之俗。其葬法:(1)较为普遍的是将火化的骨灰埋在砖塔内。(2)将骨灰盒或部分遗骸放在“灵塔”之塔

  • 重熙增币

    “澶渊之盟”后,辽宋关系的重要事件。重熙为辽兴宗年号。“澶渊之盟”(1004年)后,辽宋间友好往来,边境安定。直至重熙十一年(1042),辽兴宗耶律宗真以北宋违澶渊誓书所定“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河道”之

  • 民爵

    清代臣爵的别称。以与宗室之爵区别。自后金天聪八年(1634)创立公爵(称※民公)起,至乾隆十六年(1751)增补恩骑尉止,其爵名依序为: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及恩骑尉,共九爵。其

  • 黄焕中

    1832—1911清爱国将领和壮族著名诗人。字尧文,号其章。广西宁明州人。壮族。出身清贫,自幼勤奋好学,精通诗文、韬略,为人“品质纯正”,乐于助人,颇受乡里尊崇。青年时曾参加地方团练,后在家乡创办思齐

  • 括地

    金代拘括被非法侵占的官地和无主地以授所迁猛安谋克户或令民请射而官得其租的措施。正隆元年(1156),遣纥石烈娄室等分行大兴府、山东、真定府,拘括系官或荒闲牧地及官民占射逃绝户地,戍兵占佃宫籍监、外路官

  • 元墓壁画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郊区三眼井,1982年发现于元宝山区宁家营子沙子梁。为小型砖室墓,方形券顶。墓内四壁及穹庐形券顶之上布满彩绘,以黑线勾画轮廓,平涂着色彩。券顶白灰壁面,绘满荷花、牡丹花等。正壁彩绘男女

  • 阿胡迭

    亦作“阿虎迭”,女真语音译,意为“长子”。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温迪罕部人迪姑迭之父亲阿胡迭。完颜宗盘之子阿虎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