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片马抗英斗争

片马抗英斗争

清代云南傈僳族人民抗击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片马等地的斗争。片马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高黎贡山西侧,元属云龙甸军民府,明属永昌府茶山土司,清代并入保山县登埂土司辖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国殖民主义者武装侵占片马附近的茨竹、派赖等寨,当地傈僳、景颇、汉、白等族人民在土把总左孝臣领导下,奔赴片马边防隘口甘裨地,武装抵抗,左孝臣壮烈牺牲。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三日,英侵略军2000人,战马千余匹,在郝滋上校率领下,以武力强占片马。管理片马各寨的傈僳族头人来墨夺扒组织百余人的傈僳族抗英队伍,身披蓑衣,手持弩弓、长刀、戈、火药枪,号称“蓑衣兵”,在片马、高黎贡山等地,利用熟知当地复杂地形的有利条件,与敌人周旋,或正面攻击敌军,或挖陷井、堆擂石以消灭侵略军,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援和响应。次年二月,由褚来四领导的200余名傈僳族人组成的弩弓队、白族土司组织的百余人的民团,亦进入片马和蓑衣兵一起抗击侵略军,直逼片马丫口要隘,斗争得到内地各族人民一致声援,在此形势下,英国政府被迫承认片马、古浪、岗房属中国领土。后,傈僳等族人民坚持抗英斗争长达数十年,迫使英国殖民主义者不敢再继续蚕食我边疆领土。解放后,在片马建立“片马抗英胜利纪念碑”和“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

猜你喜欢

  • 稽谷姑

    ?—前104西汉时小月氏右苴王。武帝元封四年(前107),率众归附汉朝,被封为騠兹侯,赐食邑1900百户。太初元年(前104)卒。无后,爵除。

  • 石板墓

    水族墓葬。呈长方形,长约2.4米,宽1.1—1.7米,高在1米之内。分上下两层,底不设石板,在棺外四周用四块石板围之,上覆一长形石板。石板上再围四块略小之石板,再盖一长形石板于顶部。坟顶置一石雕牛角,

  • 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军民事务。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吐蕃等路为其一,置宣慰使4员。下设同知2员、副使1员、经历2

  • 布木巴

    ?—1654清朝将领。蒙古族。郭尔罗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世孙。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天聪三年(1629),随后金军征明,入龙井关,克遵化。崇

  • 恭肃章宪皇太后

    见“梁后”(2125页)。

  • 柳实

    契丹语,又译作“柳湿”。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柳实为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下之一抹里。是语又作河名,《辽史·营卫志》:“曷术部

  • 拨换城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地理志》,又作威戎城、姑墨州。同书《西域传》云:龟兹西600里,有跋禄迦,小国也,一曰亟墨,即汉姑墨国。拨换城为跋禄迦都城,唐姑墨州治所。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大将阿史那社

  • 萨哈连部

    部族名。居住黑龙江流域部分女真人的总称。萨哈连,满语意为“黑色”,黑龙江古有黑水之称,此部居之,故名。地当今黑龙江瑷珲城至黑河口西岸,乌苏里江口,松花江、黑龙江合流之西苏鲁河等地域。清初为索伦、达斡尔

  • 墨特勤

    唐代后突厥汗国贵族。又作默特勤。名逾输。阿史那氏。※默啜之子。开元四年(716),兄※移涅可汗继位后,受封为右贤王。同年,因骨咄禄子阙特勤攻杀移涅可汗,出兵攻阙特勤,兵败投唐。六年(718),唐谋大举

  • 辽阳州

    地区名。清康熙三年(1664)置,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境域东西135里,南北140里。东、南接凤城,西邻牛庄,西北抵承德县。秦置辽东郡。汉置襄平县,为辽东郡治。后汉因之。晋为辽东国治,大兴初为鲜卑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