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马语

白马语

我国白马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松潘县以及甘肃省文县等地,使用人口约11000多。白马语内部可分为3个土语,语音和词汇上稍有差异。不同地区的白马人均可通话。白马语的语音特点是:有单辅音40个,塞音、塞擦音、擦音均分清、清送气、浊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4套,有送气擦音。复辅音有7个,以同部位的浊塞、浊塞擦带鼻冠为主要结合方式。单元音有14个,分鼻化与非鼻化两套,复元音以二合为主,由介音i、u、y组成23个后响复元音,无前响和三合复元音,无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是:形态不发达。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词序。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双数和多数语法范畴,有指小词尾。数词“一”有5种不同说法,分别使用在不同环境。量词比藏语的量词丰富,它和数词结合的次序为量词在前数词在后,出现了少量数量次序的词组,数词可单独修饰名词或动词。单数第一人称代词作领格时,韵母要发生屈折变化。疑问代词重叠表示多数。动词有体、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体、即行体、进行体、已行体、完成体5种,用辅音或元音的屈折变化表示。式有命令、祈使、疑问3种,用词根屈折或添加前后缀等方法构成。态有自动、使动、互动3种,用词根屈折和加后缀的方式表达。表趋向范畴的前缀有8个,加在动词前表示行为动作向某一特定方向进行。形容词无级的范畴。结构助词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工具、处所、比较、从由等7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语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是:单音节词或由单音节按照并列、偏正、表述、支配等关系组成的复合词为主,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四音联绵词很丰富。词汇中有一定数量的早期汉语借词,占12%左右,也有一定数量的早期藏语借词,约占词汇总数10%左右。

猜你喜欢

  • 西部奚

    奚族之一部分。唐代末年,※契丹崛起,奚族为其所役属,后因不堪受虐,部分西迁妫州(今河北怀来)北山投唐,别为西奚,原部居古北口外琵琶川(今辽宁建昌县境)一带,遂有东、西奚之称。至辽太祖五年(911),为

  • 陈书

    纪传体南朝陈代史书。姚思廉(557—637)撰。36卷,包括本纪6卷,列传30卷。思廉字简之(一说本名简,以字行),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迁居关中万年(今陕西西安),入唐官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散

  • 仲孜会议

    西藏地方政府僧俗官员代表为商讨政务所举行的扩大会议。会议规模视政务之轻重有大小之分,均由4名仲译、4名孜本主持召开,故亦称“四仲四孜”会议。小型会议有三大寺堪布、札萨克、台吉代表参加;大型会议有三大寺

  • 纽布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亦作巴核、穆戈。珞巴族巫师被认为是人和鬼神之间的特殊“使者”。以祭祀或驱赶※鸟佑(鬼魂)、卜卦、施行巫术等方式,为人祛危求安、免灾招福。非世袭。一般由神经失常或患重病之男女在

  • 蒙兀儿斯坦

    见“蒙古斯坦”(2336页)。

  • 泊镇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名寺之一。在河北省交河县泊镇(今属泊头市)。初建于明洪武(1368—1398)年间(一说为元末明初元丞相脱脱所建)。明嘉靖和清光绪年间曾数度重修。寺坐西朝东,占地11000多平方米。寺正门

  • 定远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五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镀金银印。大德三年(1299),世祖弟阿里不哥子玉木忽儿受封。

  • 柳条节

    中国东北俄罗斯族传统节日。亦称泼水节。流行于额尔古纳河和根河流域。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族移居中国并与汉族通婚以后。每年夏历六月二日举行,是时河水转暖,树木新绿,人们已换上初夏的服装,身心

  • 大金川

    地名。即今四川金川县。位于大渡河上游。其南为三阿坝、三鄂罗克土司牧地,西北为单东土司,西南为属明正司,东为小金川。隋唐为金川夷部,曾置金川县,垂拱(685—688)初,没于吐蕃。明代封金川寺僧为演化禅

  • 大行令

    见“大行”(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