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祭山大典

祭山大典

羌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之一。羌族人祭天为最隆重。因祭山时也祭天,故祭山会又称祭天会,或称山神会、塔子会、山王会。为古羌人祭祀山神,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林木茂盛,地方太平的大典。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举行,有时联寨举行,由每户丁男参加。祭祀时间各地不一,一般在农历正月岁首,五月播种,十月是秋收时节。由各寨会首筹备,大典在羌寨附近山上的白石塔前林间空地上举行。届时全寨男子穿新衣,携带刀头、敬酒、三叉形式新月形馍馍赴会。由“”(巫师)为前导,众人尾随其后,在各种法器中,从村寨走向会场。祭祀时先在塔前点燃柏枝、香烛,举行“领牲”仪式,巫师诵祈祷词并念唱史诗。后,将水和几粒青稞丢入牲畜耳中,并向牲畜浇水,当牲畜发抖时,表示神已领受,即杀牲祭祀和放鸡归山。继由巫师将羊角放在塔顶,羊肉当场煮熟分给各户。随即向神求青稞种,由巫师将青稞籽撒在羊皮鼓的正面,就其分布状况判断吉凶,并据此决定禁忌事项,假托神灵旨意,宣布乡规民约,号召全寨共同遵守。接着由巫师继续诵经,在与会人胸前系一根羊毛线,由巫师带领,在塔旁饮※咂酒,跳锅庄。最后由巫师赞会首和寨民。一般从清晨到傍晚举行一天。若系吊狗祭山,则在每年的四月八日,将事先育肥的一条狗(最好为白色)倒吊在老林内的“吊狗树”上,狗颈上挂一串麦面馍馍,同时燃点柏枝或香烛。7天之后,若狗不死,则预示丰年,否则为凶年,须格外祈祷,以求神的保护。祭礼期间严禁入山采樵狩猎。

猜你喜欢

  • 昆都

    清代蒙古官职名。亦称管箭副章京或骁骑校。辅佐苏木章京处理本苏木内有关军事事项,如召集兵丁、押解犯人等。是低级官员,每苏木设1名,由旗札萨克从台吉或箭丁中选有能力者充任。

  • 恒格勒格

    蒙古族传统打击乐器。亦作恒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鼓”。汉族称之为蒙古鼓。起源于元朝以前,流行于民间。元代,经改进装饰,纳入宫廷乐队,用于宴乐等。据《元史·礼乐志》载:“鼓,制以木为匡,冒以革,朱漆杂

  • 刘豹

    ?—约279三国西晋时南匈奴贵族首左贤王。入居并州诸郡后,自谓其先祖为汉室外甥,因改姓刘氏。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呼厨泉入觐,被魏王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分部众为左、右、前、后、中

  • 永昌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唐为凉州,宋初为西凉府,景德(1004—1007)中并入西夏。元初为西凉府。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一作十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下

  • 赫连定

    ?—432十六国时期夏国国君。字直獖。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第五子。凤翔二年(414),封平原公。承光三年(427),率兵2万向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拒击北魏军。闻都城统万(今陕西榆林市西

  • 邱不懃

    即“宇文丘不勤”(901页)。

  • 丙寅

    蒙文学会创办的刊物。蒙文名《乌兰·巴日斯》。1926年,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组织文化团体“蒙文学会”,并创办刊物。为继承发扬蒙古民族的文化,取成吉思汗于“丙寅”年(1206)即蒙古国大汗位

  • 参狼羌

    西羌的一支。又称武都羌。原居河湟地区。秦献公初立(前384),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甘肃渭源),诸羌畏秦之威,相继外迁,此支即迁于武都地区,与氐杂处,中心在今宕昌与岷县连接处。西汉设武都郡(治武都县

  • 白塔子铜镜

    边款刻有契丹大字的铜镜。1958年夏于辽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遗址出土。现藏内蒙古博物馆。八瓣形,外缘直径14.5厘米。镜背中心有纽,纽有系穿。纽周铸花草图案,外圈铸汉字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 沸水化腊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神判方法之一。于村外一洁净处立三石灶,上置一口大铜锅,盛满清水。由男童将水烧沸后,巫师把一端粘有蜂腊的木棍伸入水中搅动,若蜂腊融化,判定原告有理,被告无理,反之判被告理直、原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