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宽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在今吉林省珲春县东北通肯山。宪宗(1464—1487年在位)时,该卫指挥有抚谕诸夷之功。《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正统(1436—1449)后设之童山宽卫均改作通垦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在今吉林省珲春县东北通肯山。宪宗(1464—1487年在位)时,该卫指挥有抚谕诸夷之功。《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正统(1436—1449)后设之童山宽卫均改作通垦山卫。
?—1741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朋素克喇布坦长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五十四年(1715),随散秩大臣祁里德赴推河防御准噶
892—942五代后晋皇帝。936—942年在位。一说其先本西域石国胡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唐元和中,其四世祖石璟随沙陀军都督朱耶(朱邪)氏自甘州至灵州归唐,故又称沙陀人或云出于西夷。
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时在总督府下设置的专门统治高山族人民的机构。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实施所谓“廓清蕃地五年计划”而于1910年设置,随后又在各地增设“蕃务课”(后改为“理蕃课”),以加强对高山族人民的镇压和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二月,与哥吉河等4卫同时设立,在亦里察河流域。《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正统后设之亦力察卫皆改作伊拉齐河卫。并说清代吉林城(今吉林市)西90里有伊拉齐河。
南朝时在部分南方民族地区建立的一种特殊地方行政机构。先后在南豫州、荆州、司州、郢州、雍州、益州、江州、湘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据《南齐书·州郡志》载:共有左郡65,左县138。与内地郡县不同,多以原
蒙古国公主。又译帖木仑。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妹。宋乾道六年(1170),父也速该卒后,家境衰落,屡遭磨难,阖家数为泰赤乌部、蔑儿乞部逼迫。及长,嫁亦乞列思部人孛秃。元朝追封为昌国大长公主。
见“勒俄特衣”(1987页)。
我国水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使用人口约28万。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其邻近的榕江、荔波、独山和都匀等县。无方言区别。根据语音和词汇差异,分为三洞、阳安和潘洞三个土语。以三洞土
清末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字琴轩。叶赫那拉氏。光绪举人。长期任京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进犯津京,奉命驻守丰台御敌。北京陷,慈禧西逃,命充留京办事大臣,随全权大臣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二
见“巴拉人”(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