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红山

红山

①吐蕃山名、地名。红山藏文称“玛波日”,唐时特指今布达拉山,因其山色近红,故名。藏文史书《拔协》又称其为“逻娑红山”,松赞干布曾在其上建有小宫室及修道处,是为布达拉山上之最早建筑。据《布顿佛教史》载,赞普赤松德赞时(755—757在位),其地发生多种灾害,“水卷旁塘宫,雷击红山,人疫畜病”,自此红山宫室被毁。在吐蕃奴隶属民起义及云丹与约松王子之争期间,山上之建筑在战乱中进一步被毁。清季修建布达拉宫前,红山古建筑已所剩无几。 ②山名。位于内蒙古赤峰东北英金河畔。海拔665米,面积约四平方公里。山石皆呈红色,故名。原为蒙古翁牛特右旗札萨克游牧地。清雍正年间(1723—1735)始有移民集居,最初的集镇以红山命名,称乌兰哈达街,为赤峰地名之由来。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命名为“红山文化”。

猜你喜欢

  • 包勒

    见“格林包勒”(1808页)。

  • 杨坚头

    晋代仇池国宗室。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茂搜子。东晋建武元年(317)兄※杨难敌袭位,与其分领部众,称右贤王,屯河池(今甘肃徽县西)。永昌元年(322),受晋封爵。以上邽凉王陈安为刘曜攻

  • 起辇谷

    蒙古国和元朝诸帝葬地。蒙古人又称之为“大禁地”、“大圣地”。自太祖成吉思汗起,历朝诸帝皆葬于此。蒙古俗:无论蒙古帝死于何地,虽远在百日程外,均须运葬遗骸于该地。葬毕,“用万马蹴平,俟草青方解严,则已漫

  • 光显寺

    即“额尔德尼昭”(2535页)。

  • 南苏州

    见“南苏城”(1590页)。

  • 阿哩克喇嘛

    见“阿兴喇嘛”(1222页)。

  • 碎奚

    335—376晋代吐谷浑王。一作“辟奚”。姓吐谷浑氏。※叶延长子。好学。晋永和七年(351)父死,嗣立。咸安元年(371),畏前秦苻坚势盛,臣附之。遣使入贡于秦,献马5000匹,金银500斤,受封安远

  • 休循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三年(658),以拔汗那国渴塞城置。以其王为刺史,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讷默库

    ?—1756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车凌乌巴什从子。乾隆十九年(1754),率部偕姊夫阿睦尔撒纳内附,封郡王。二十年,随清军征达瓦齐,隶西路。以阿睦尔撒纳为北路副将军,隶清军北路,获允。

  • 阿史那步真

    ?—666唐朝突厥族将领。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贞观六年(632),对族弟※阿史那弥射受唐册封为奚利邲咄陆可汗不满,杀弥射弟侄20余人,自立为咄陆可汗,据弥射属地,部众不服,多叛离。十三年(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