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翁衮

翁衮

又作翁贡、翁昆、汪昆、汪浑。蒙古语音译,《华夷译语》释为“神”。古代蒙古人供奉的一种图腾偶像。多以木材、毛毡、布片、毛皮、铁片等制成,种类繁多,有太阳、月亮翁衮,氏族、部落翁衮,马牛羊翁衮,祖先翁衮等。古代蒙古人具有灵魂不灭观念,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存在,能造福或危害人类,故视翁衮为精灵寄附体而加以崇拜,将其悬于帐幕内或置于门前篷车中,以供奉之。食时先以肉或乳涂抹其口,继而取肉羹散于帐幕前,以示崇敬,祈求保佑。翁衮亦是萨满教神具之一,每逢祭祀和萨满跳神时则祭之。据拉施特《史集》载,成吉思汗时代,也以活人或动物为翁衮。凡享有此称的人,即为自由人和答剌罕,受人崇敬,享有特权;凡作为翁衮的动物,则任何人不得侵害,禁食其肉。

猜你喜欢

  • 清代藏事辑要

    书名。清代西藏地方史料。张其勤编。24卷,存23卷。首页简录崇德七年至八年(1642—1643)史事。余为顺治迄同治未年重要史料的辑录。著者为驻藏帮办大臣联豫随员,光绪末年随联豫入藏掌文案工作,著手编

  • 扎西贝丹

    1379—1449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高僧。藏族。※宗喀巴弟子。西藏哲蚌寺创建者,尊称绛央却杰(意妙音法尊)。出生于桑耶地方,于泽当寺出家。从桑浦寺聂贵仁桑等听《波罗密多经》、《因明学》;随觉摩

  • 黄龙府

    辽金元地方政区名。天显元年(926)七月后,辽改渤海扶余府置。史载辽太祖灭渤海还,至此有黄龙出现于子城上,是日阿保机死,因得名。辽景宗保宁七年(975),府卫将渤海人燕颇据其地反辽,府废。开泰九年(1

  • 湛然居士文集

    书名。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号湛然居士,故以名集。14卷。以诗为主,仅第8、13、14诸卷稍以书序碑记错杂其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编次殊无体例,疑传写者乱之”。书中有扈从成吉思汗西征时所作诗60余

  • 北得里

    “得里”,契丹语。原为辽太祖※弘义宫所辖一级机构名称,后亦作宫卫下一具体单位※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和※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的名称。北得里为辽兴宗※延庆宫下之一抹里。是宫下另一抹

  • 斡尼则啰

    见“皇城司”(1701页)。

  • 滇游续笔

    杂记。桂馥(字米谷,号雩门,山东曲阜人)撰。1卷。嘉庆二年(1797),馥任云南永平知县,此为其在滇足迹所到之记事,收入其所著《札璞》,列为卷10。嘉庆十八年山阴李柯溪刻之。此刻本已难得。光绪九年(1

  • 接龙帽

    苗族头饰。每逢举办接龙祭典时,妇女所戴的一种银冠。帽后部拖有50公分长的银链,上缀铃、花、鸟、蝶等形体的各种银制小物件。顶部有银花、雀等。幅沿周围缀有银铃。全幅所缀银饰品近百种。做工精细。流行于湘西、

  • 排食抛盏

    见“抛盏”(1057页)。

  • 八邦寺

    噶玛噶举派(白教)寺庙。又称“土登清可领”、乾隆时称“巴尔绷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东南八乌乡八邦村。约宋宁宗时,都松钦巴将噶举派自西藏传入康区,元、明两代得以发展。第一代活佛德格土司之弟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