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世良

耶律世良

?—1016

辽代大臣。小字斡。契丹族。六院部人。史载其才敏给,熟晓国朝典故及世谱。曾上书与族弟敌烈争嫡庶,故为皇帝所知。圣宗时,为北院郎君。后得权臣韩德让力荐,于统和二十九年(1011)三月,任北院大王。开泰元年(1012)十一月,因大册礼,加检校太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时西北阻卜发生叛事,西北路招讨使萧图玉被围于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诏其任都监,随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将兵往救,胜。逾年,化哥欲罢兵,他上书请益兵进讨,追至安真河(今蒙古翁金河),大破而还。自是,边境以宁。十二月,以功封岐王,拜北院枢密使。三年(1014),受命至乌古部选马驼,会敌烈部人夷刺杀其酋长稍瓦而反,率兵招降,各复故地。下年,讨高丽,为副部署,追击高丽军于郭州(今朝鲜平安北道郭山)西。暴疾,卒。

猜你喜欢

  • 圆符

    见“圆牌”(1872页)。

  • 斡朵怜军民万户府

    元地方政区名。斡朵怜,清文献作鄂多里。元初于水达达女真地所置5个军民万户府之一,先属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治所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牡丹江右岸马大屯附近,一说为依兰县城北门外松花江南岸旧古城。建州女真

  • 盛安

    ?—1759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那拉氏。聂克色孙。康熙二十六年(1687),袭祖父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四十六年(1707),官至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十年(1732),授内务府主事。十一年,署正

  • 总圈头

    旧时裕固族部落组织中的职称。亦称大圈头。肃南县康乐地区称为辅帮。为协助※头目处理本部落日常行政事务的总管家。由头目委派近亲或大户(牧主及富牧)充任,一般任期1年或3年,可以连任。有一定封建特权,代表头

  • 蒙文翻译童生试

    清代蒙古八旗翻译考试名目。雍正九年(1731)开设,只限于蒙古旗人参加。考试内容为由蒙文翻译成满文。由提督满蒙学政主试。试题初于满文《四书》内出题。乾隆元年(1736),改以满文《理性》、《小学》内出

  • 翟氏

    见“狄氏”(1104页)。

  • 通安州

    古州名。治所在今丽江县城东。南诏时称“三赕”。《元史·地理志》通安州:“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赕,仆繲蛮所居。其后么些蛮叶古乍(年)夺而有之,世隶大理”。“三赕即三探览、桑川、神川(皆丽江县境

  • 厥荷

    契丹语音译。“通好”、“和好”之意。参见“斡勒”(2314页)。

  • 西戎八国

    西北古族八政权总称。春秋时,分布地区:陇西有绵诸、绲戎、翟戎、䝠戎;岐、梁山、��、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诸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臣属于秦。合称

  • 萧守兴

    见“萧思温”(19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