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敌烈

耶律敌烈

①(?—979)辽代皇子。字巴速堇。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第四子,为辽穆宗※耶律璟同父异母弟。因不满穆宗统治,应历九年(959),与宣徽使耶律海思、萧达干等谋反,事露被执,穆宗念其至亲,释之。景宗时,保宁元年(969)四月,受封冀王。时契丹对中原的政策是联北汉抗宋。八年(976)九月,受命南下援汉,大败宋兵。乾亨元年(979)三月,再度南下援北汉,遇宋兵于白马岭(今山西盂县东北),欲速胜,拒听诸将劝告,身为监军,强令先锋军冒险渡涧,兵未过半,遭宋兵袭击,师大溃,遭身亡。 ②(?—1092)辽代后期大臣。字撒懒。契丹族。为采访使※耶律吼之五世孙。史载其性宽厚,好学,工文词。在任有政绩。兴宗朝入仕,重熙(1032—1055)末年,补牌印郎君,兼知起居注。道宗即位,清宁元年(1055),稍迁同知永州事。因禁盗有功,改任北面林牙承旨。九年(1063),获知皇太叔耶律重元父子作乱,道宗被围于滦河行宫,领兵赴援,力战平叛。以功遥授临海军节度使。次年,徙武安宫观察使。咸雍五年(1069),累迁长宁宫使。任内,捡括户部司乾州钱帛拖欠赋税,立“出纳经画法”,公私称便。大康四年(1078),为南院大王。期至,部民请留。迁同知南京留守事。患疾,帝遣太医视之,徙上京留守。大安(1085—1094)中,历塌母城节度使、乙室大王、知西北路招讨使事。以疾致仕,加兼侍中,受赐一品俸。八年(1092),卒。

猜你喜欢

  • 阿尔浑

    ?—1275蒙古国官员、伊儿汗国大臣。又译阿儿浑、阿尔浑·阿合。蒙古斡亦剌部人。千户太出之子。一说其出身低微,家境贫困,荒年,父曾以其易一牛腿。通晓畏兀儿文书。元太宗时任必阇赤(书史、书记),颇受重用

  • 扶桑馆

    北魏在都城洛阳专门接待东方诸族归附者之所。为四馆之一。馆因地而名,扶桑在东,日所出,《山海经》谓“大荒之中,旸谷上有扶桑,日所出也”,以扶桑泛指东方,故以此名之。位于宣阳门外永桥南,御道东。凡东方诸族

  • 小潭马

    见“大潭马”(90页)。

  • 劝利晟

    802—823唐代南诏第九世王。又作券利晟、劝礼成、劝利。乌蛮,姓蒙氏。寻阁劝子。元和十一年(816),兄劝龙晟被弄栋节度王嵯巅谋杀后,继位,唐册其袭南诏王。十二年,改元全义。次年,厚赏王嵯巅,赐姓蒙

  • 敦诚

    1733—1799清代文人。字敬亭,别号松堂。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五世孙,理事官瑚玐次子。文人敦敏弟。因先祖阿济格争夺皇位赐死,家势败落。乾隆二十年(1755),虽以宗

  • 安克帖木儿

    ?—1404或1405明哈密王。蒙古贵族。元封肃王※纳忽里弟。明洪武后期(一说二十五年,1392),兄卒,继为肃王。成祖即位,遣使赴哈密抚谕,许其以马市易。永乐元年(1403),遣使马哈木沙、浑都思等

  • 旧时朝鲜族民间的互助组织。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始于17世纪中叶。按内容可分为农务契、婚姻契、治丧契、兴学契、石匠契等。农务契,是指组织缺乏劳力或耕牛的农民共同从事开荒整地、修渠灌溉、插秧除草等生产劳动。

  • 土典史

    官名。典史系知县属员,未入流。明代分管公文出纳,清代稽检狱囚。明清两代亦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其头目充任此职,有的管理本辖区土民事务。但甚少任用,明仅在云南省浪穹县,广西省桂平县、贵县各授1人。清代仅保留浪

  • 阿勒台山

    见“金山”(1469页)。

  • 觱篥

    蒙古、纳西、彝、白、朝鲜、达斡尔、汉等族历史上的簧管乐器。纳西语称“波伯”。达斡尔族称“匹昌库”。朝鲜族称“草匹力”。汉语称管、小管子、芦笛、芦管、筚篥、悲篥、笳管、头管等。起源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