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荆州蛮

荆州蛮

两晋至隋荆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古称※荆蛮或蛮荆,秦称※黔中蛮,两汉称※武陵蛮、※巴郡南郡蛮等。南北朝时,约分布在今川东、鄂西南、湘西北、黔东北及豫西南地区,大多活动于古荆州境内长江流域间。境内种落众多,语言不一。约有两大支系:居江北者多为※廪君之后,居江南者多为※槃瓠之后。三峡地区居有冉氏、向氏、田氏。聚落颇盛,大者万家,小者千户,常自称王侯。南北朝时,归向不定,时归南朝,时服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其首领宜民王田兴彦,北荆州刺史梅季昌等相继归附西魏,皆授封爵。蛮帅向镇侯、向白彪附梁。※向五子王一度攻陷信州(今四川奉节);田乌度、田都唐等抄断江路;文子荣复据汶阳郡(今湖北远安西北)。北周武成(559—560)初,信州蛮首领※冉令贤与※向五子王攻陷白帝(今四川奉节东)等,连结2千余里。天和六年(571),蛮渠冉祖喜、冉龙骧亦举兵,后被平息。其民俗敬鬼,重祭祀。其后裔与今土家、苗、瑶等民族关系密切。

猜你喜欢

  • 仓储巴

    见“商卓特巴”(2093页)。

  • 法禧寺

    内蒙古地区寺庙名。因在包头西昆都仑河右岸,又称“昆都仑召”。蒙古语称“脑木巴彦思古楞图苏木”。雍正七年(1729)始建,乾隆帝赐此名。初仅为一座小庙,经20多年陆续修建,有殿宇、楼阁23座,平房60余

  •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七年(1374)七月,由卫指挥使司升置。管辖卫(前藏)、藏(后藏)地区。按明兵部下属机构官员设置例,设都指挥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因地处边疆

  • 五商贾

    唐代吐蕃职官之一,亦是一种经济制度。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立管理制度,以完善吐蕃政权,委5名官员专管经济贸易,称“五商贾”。经营范围主要与吐蕃邻族或邻区交易,据《德乌佛教史》载,其经营的地区及主

  • 不令支

    见“令支”(578页)。

  • 鲁日歌乐舞

    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蹈。达斡尔语音译。“歌乐”亦译作“格勒”。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人称之为“哈库麦”。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粗犷、奔放,表现狩猎生活是其特点。多在春节和农闲季节晚上于宽敞的屋内

  • 谢国安

    早期藏学家。精通藏语文及藏族历史、宗教及文化。与藏族通婚,与藏族联系密切。从30年代起,即发表有关藏族的著述。 《康藏前锋》、《康导月刊》多载其文。其论述多取材于藏文原著及藏族学者,从其学者多人,其口

  • 颗颗脑儿

    湖名。亦作库库淖儿。蒙古语音译,意为“青海”。即今青海湖。蒙古宪宗四年(1254),蒙哥汗曾邀会诸王于湖西,并于日月山麓盟会祭天。元时环湖吐蕃诸部属脱思麻路所辖。

  • 伊斯哈提

    维吾尔语音译。解放前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一种宗教负担。系指人死后送给伊玛目的钱物。

  • 姑苏

    见“哥舒”(18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