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满教

萨满教

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比较成型的原始宗教。曾流行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蒙古、达斡尔、土、裕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及西伯利亚地区的雅库特人中。亦有人将北美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乃至东南亚、大洋洲等地土著人的原始宗教,归之为萨满教类型。随着历史的变迁,萨满教在我国蒙古、土、裕固和维吾尔、哈萨克和柯尔克孜等民族中,已被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所替代,仅在民间保留其残迹;在达斡尔、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族及蒙古族个别地区,一直流传了下来。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一体的多神教。我国保留萨满教的诸民族供奉的神有数十种乃至近百种之多。以自然物、自然力和动植物为崇拜对象的神有天神、地神、山神、水神、火神、风神、雷神、虎神、熊神、蛇神、龟神、灰鼠神、鼬鼠神等多种。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众多人物神,各有其原由的神话传说。所有神均有平等地位,各司其职,互不统属。在氏族制度全盛时期人们供奉的神原为集体的神,如游猎鄂温克人总称为“玛鲁”的集体神,早期达斡尔人供奉的包括24个神体的“博古尔”神等。每个神都有各自的偶体或偶像,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实物、石偶、木偶和画像。“萨满”,系满洲—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等族对其巫师的称呼,萨满教由此而名。突厥语族的人们称其巫师为“喀木”、“巴克西”或“奥云”,蒙古人称其男巫师为“”、女巫师为“奥德根”;达斡尔人则将其男女巫师统称为“雅德根”。起初充任萨满者多为女性,进入父系社会后男性开始充任萨满并日渐普遍。萨满非世袭,上一代萨满死去若干年后,被其神灵选定为后继者拜一老萨满为师进行训练,举行领神仪式后即可成为正式萨满,以氏族的祖先神为其神灵,故又称为氏族萨满。随着氏族组织开始解体,出现非血缘的一般萨满,民间描述为外来萨满或流浪萨满。通过“奥米南”或敖包祭典,为族众祈求生产丰收,无灾无难,为病人祭神驱鬼,是萨满的主要职责。每个萨满必备神帽、神衣、神鼓、神杖和神刀等器具。在科学文化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萨满被视为智者,备受尊崇。萨满的祷词、祝赞词、萨满歌曲和舞蹈,与早期哲学思想的萌芽和民间文学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猜你喜欢

  • 胡母思山部

    见“忽母思部”(1489页)。

  • 内齐托音呼图克图一世

    (1557或1587—1653)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高僧。原名阿毕达。土尔扈特部台吉墨尔根特木纳之子。16世纪80年代前后出家为僧,赴西藏扎什伦布寺学佛,师事班禅,授法号内齐托音。后受班禅派遣到东蒙古传

  • 乌秅

    西域古国名。又作权于摩国。王治乌秅城(今新疆莎车县西南巴达克山中)。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490,口2700余,胜兵740。居民处山而聚,积石为屋,耕作石间,产小步马、驴及白草。宣帝

  • 漒川侯

    封爵名。前秦建元七年(371),苻坚以吐谷浑王碎奚(亦作辟奚,335—376年在位)遣使献马5千(一作50)匹,赐以是封爵。碎奚居漒川郡(故治在今青海东南境),因以郡名为爵号。侯,为古代五等爵(公、侯

  • 埃尼博如坎

    即“额古都娘娘”(2535页)。

  • 必力公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墨行工卡境。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封其地僧俗首领领真巴儿吉监藏为阐教王。自此为阐教王驻地。参见“阐教王”(2105页)。

  • 完颜承裔

    即“完颜白撒”(1150页)。

  • 伟齐

    ?—1635后金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费英东第九弟。天命十年(1625),奉努尔哈赤命同侍卫博尔音晋等率兵2千征虎尔哈部,收500户。因功授骑都尉世职。天聪三年(1629),从太宗征明,略地

  • 乐浪公主

    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斛律妻。北燕君主冯跋女。北魏永兴三年(411),斛律为抗拒北魏,与北燕结盟和亲,献3千匹马向冯跋求亲。冯跋不囿于民族偏见,力排众议,以亲女乐浪公主许之,遂在游击将军秦都等2千骑护送

  • 长其国

    “侬峒起义”后建立之国号。北宋宝元二年(1039),侬存福建于广源州(治今越南北部高平省),同年被交趾李氏王朝所灭。详见“侬峒起义”(14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