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裴罗将军城

裴罗将军城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地理志》,位于碎叶川口西80里,其西20里为碎叶城。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西南8公里阿克一贝西姆,此城在其东10公里处。据王国维《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裴罗将军”在突厥语中读作八喇沙衮,或译八剌沙衮、拜拉沙贡、别剌撒浑等。八喇沙衮原为黑汗王朝首府。西辽帝耶律大石于延庆三年(1133)建都于此,改称虎思斡耳朵(据《辽史·国语解》:“思”亦作“斯”,“力”称。“斡鲁朵”,“宫帐”名)。《金史》作骨斯讹鲁朵。《元史》作谷则斡儿朵、古徐鬼国讹夷朵。《元遗山文集》作古续儿国讹夷朵。耶律楚材《西游录》作虎思窝鲁朵。《长春真人西游记》称大石林牙。当时蒙古人称之为胡八里或古八里。

猜你喜欢

  • 矮灵祭

    台湾高山族赛夏人一种特殊祭仪。又称帕司他矮。相传台湾先民中有过一种小黑人,身材矮小,动作敏捷,气力极大(据考证,在人种学上属尼革罗种尼格利陀人),后被赛夏人祖先消灭,为避免矮灵作祟,赛夏人每两年的阴历

  • 峒氓

    ①亦称峒民。参见“峒丁”(1646页)、“峒僚” (1646页)。 ②诗篇。唐柳宗元(773—819)撰。内容描述柳州壮族先民日常衣食住行及文身、鸡卜习俗。载《河东先生集》卷40。

  • 羯盘陀

    见“渴槃陀”(2284页)。

  • 种树还山

    过去瑶族地区一种封建剥削方式。解放前在湖南江华、广西大瑶山的岭祖、六定、六段、滴水、门头、黄桑等地的※“山丁”向※“山主”租到山地后,一般在开种的第二年开始为“山主”种上树苗,以后仍在树苗中间种农作物

  • 过山榜

    见“评皇券牒”(1170页)。

  • 乌拉卫

    见“兀兰卫”(108页)、“兀刺卫”(109页)。

  • 十八寨起义

    明代云南弥勒州(今弥勒县)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由于地方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的横征暴敛,残酷剥削,以屯田为名强占民田,致使“民不堪命”,于正德九年(1514),在彝族弥勒部首领阿忽领导下,十八寨(砦)彝民

  • 龙布

    藏语音译,意为“官长”。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村寨统领兵丁者的称谓。一般每村寨一人,大寨二人,小寨由寨首兼任。非世袭。由“格波”(长老)推荐,经“洪布”(土官)任命勇敢作战,善于指挥,有军事才干者充当。

  • 长宁堡

    古城堡名。位于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乡。西汉始置,原名安宁堡,后改此名,取“长久安宁”之意。东汉建安年间(196—220),设长宁县。明代于此筑一土墩,作为传递朝廷公文信件交接点。清乾隆元年(1

  • 阿史那怀道

    唐朝突厥族将领。又作史怀道。※阿史那步真孙,阿史那斛瑟罗子。原封右武卫将军。约长安四年(704),袭父爵继往绝可汗,又称十姓可汗。神龙年间(705—707)授右屯卫大将军,光禄卿,以及太仆卿兼濛池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