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赶仗

赶仗

土家族狩猎活动。每年过※“赶年”时的活动之一。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四日举行。盛行于湖南永顺、龙山等地。相传,猎王禾撮为保护庄稼,率众猎手上山驱逐害兽。一次,女英雄梅嫦在与野猪搏斗中不幸牺牲。为纪念她,每家在房屋外右侧,供奉其神位,称“梅嫦女神”或“猎神”,也有的地方称“梅山女神”或“媒山”。每逢出猎必祭此神,由土家村寨选出之猎主主祭。过赶年时的狩猎活动是:由猎主在出猎前先举行恭请猎王仪式。猎手分为若干组,每组三五人,先由3个小组到山里请猎王回寨参加狩猎,并求其保佑。猎手们从山上归来时一路边喊边鸣枪,至村寨时,守候在村外的各组齐声呐喊,共鸣枪及放鞭炮。事毕,由猎主或老猎手安排各组任务,分别担任侦察、环网、堵卡、闹山及围场等。猎获物以野猪为主,一般不猎杀老虎。正月十四日前收猎。所得猎物皆放在梅嫦神位前,以示祭祀猎神。祭祀前,先用茶盘端出一套土家族妇女服装及首饰,放在神位前。不准大声呼喊,据说,女神与野兽搏斗时,衣服被抓破,衣不敝体,故奉献衣裳于神位前。十五日,众猎手分配猎物,凡主猎杀者可得耳至肩部位,其余部分见者有份。

猜你喜欢

  • 恩华

    ?—1854清朝宗室、大臣。镶蓝旗人。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道光十三年(1833),封三等辅国将军,授散秩大臣。三十年(1850),累官兵部左侍郎,镶红旗总族长,经筵讲官。咸丰三年(1853)正月,署吉

  • 迪里古

    见“萧敌鲁”(1998页)。

  • 陈从

    东汉武陵郡澧中蛮起义首领。澧中(今湖南澧县)人。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因不堪官吏征敛,举族起事。入零阳(今湖南慈利、大庸一带)。是年冬,为零阳五里蛮※精夫(酋长)所败,归降。

  • 额真

    清代官员。又作厄真、阿真、额巾。满语音译,“主”的意思。最初为奴仆对家主,臣民对君主的尊称。后演变为官号。清代八旗制度规定,旗的各级官长分别称牛录额真(佐领)、甲喇额真(参领)、梅勒额真(副都统)、固

  • 白苗

    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清代。操苗语川黔滇方言。因穿白衣裙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贵州中部、西部及云南等地。在龙里者亦名※东苗,在黎平者亦称白衣苗。详见“苗族”(1335页)。

  • 番饷

    清代台湾高山族向官府交纳的人丁税。凡内附的高山族(即“熟番”),得载入额编,不论男女,按丁输饷。据连横《台湾通史》载:“旧例壮番每丁征米一石七斗,少年一石三斗,番妇一石”。雍正三年(1725),诏豁免

  • 吉里迷

    金、元、明时期女真的一支。一作帖烈灭、吉烈灭、吉烈迷、乞列迷、乞里迷,乞列宾,清文献又作济勒弥、济喇敏或弥勒弥。明人据其衣着和居住状况,称其有4种。来源于黑水靺鞨郡利部(一说其为古亚西亚人)。是金代地

  • 拉扎布

    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南左翼中旗台吉。又译拉察布。号墨尔根岱青。蒙古族。墨尔根诺颜之子。康熙五十年(1711)封辅国公。五十五年(1716)晋固山贝子。五十九年(1720)以兵护送达赖喇嘛入藏。雍正

  • 好水川之战

    西夏建国初与宋朝的一次重要战役。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夏景宗元昊派兵攻宋渭州(今甘肃省平凉),近逼怀远城(今平凉北)。宋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急趋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尽发其兵,又募勇士1800

  • 彝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各地自称不一,有诺苏、诺苏泼、纳苏泼、聂苏泼、洗期麻、撒尼泼、阿细泼、罗武、纳若、民期、侎俐、㑽��让、米西苏、罗罗等30余种。主要分布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