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检推排

通检推排

金代定期核查户口、物力,以调整赋的制度。通检,即《周礼》大司徒3年一大比,各登乡民众寡、物力多少,以辨物行征之制。大定四年(1164),以民户贫富变更,赋役不均,命泰州军节度使张弘信等13人,分行诸路清查民户的物力(土地、人口、田园、房屋、车马、树木、货币),确定等级,以为征课与调发差役的依据。由尚书省划一以行。又命“凡监户事产,除官所拨赐之外,余凡置到百姓有税田宅,皆在通检之数。”时诸使往往以苛酷多得物力为功,妄加民产业数倍,一有来申诉者,辄杖之血肉淋离,甚至即殒命杖下。五年,又定通检地土等第税法。十五年(1175),又以贫富变易,赋调轻重不均为由,派官员分路推排。不仅限于课役户,也及于猛安谋克户。本为均赋役,而每隔若干年推排一次,往往扰民太甚。至泰和八年(1208)实行推排后,未再实行。

猜你喜欢

  • 格纳坦

    托忒语,“临时”之意。准噶尔统治天山南路时在南疆各城征收的一种赋税。无一定数额。每城或4千、5千腾格(白银1两)不等。据说此税是供准噶尔官员充当差使时的经费。

  • 业瞒

    见“叶密立”(539页)。

  • 那克素三十九族

    见“霍尔三十九族”(2549页)。

  • 佛顶

    见“耶律佛顶”(1313页)。

  • 高多佛

    渤海王国属部首领。唐元和四年(日本大同四年,809),随和部少卿高南容赴日告丧并聘问。翌年(日本弘仁元年)四月,事毕返归,途中于五月独脱身留越前国,被日方安置越中国给食,并派史生羽栗马良与司语生等从其

  • 西蕃诸族

    ①元、明史籍中对藏族诸族部的泛称。 ②藏族古族部名。元至元四年(1267)十月,诏谕西蕃诸族酋长以其民入附鱼通、嵓州等处。鱼通等处属宣政院辖地,在今四川省康定一带。详见:“西蕃”(693页)。

  • 兀者野人吉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

    即“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1047页)。

  • 哈实哈儿

    见“喀什噶尔”(2205页)。

  • 刘髯公

    1893—1938近代新闻家。名学庸,字仲儒、笔名髯公。直隶武清(今属天津市)人。回族。幼读私塾,学习孔孟。1920年经法国人地柏义介绍,到天津法租工部局任侦探长。1924年与段松坡、薛月楼创办《新天

  • 梁弥邕

    宕昌羌国王。南梁天监元年(502),王梁弥颌卒,嗣位。梁武帝以其行宕昌王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时吐谷浑势强,常遭其侵掠。死,梁弥博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