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道安

道安

312—385

十六国时期佛教高僧。汉族。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南)人。本姓卫。自幼父母双亡,为义兄孔氏所育。12岁出家。因容貌丑陋为师所轻,常供役于田圃。后从师受具足戒而发愿游学,师事佛图澄,得嫡传,学业大进。及佛图澄寂逝,为避慕容氏与石氏战争,隐居护泽(今山西阳城),与太阳沙门竺法济、雁门昙讲、邺都竺增辅等研习经典,又与竺法汰共登飞龙山,同僧先、道护等人一起探究经论,并于恒山建立寺塔。45岁时回冀州(今河北高邑县西南),住受都寺集门徒数百人,弘布法化。后为避战乱,被迫四处流徙。率慧远等400余人辗转至襄阳,住白马寺。前秦建元十五年(379),苻坚略襄阳,应坚清,前往长安化导徒众并研习经典。相继撰《光赞折中解》、《光赞抄解》、《放光般若折疑准》、《折疑略》、《起尽解》、《道行集异注》、《大十二门注》、《小十二门注》、《了本生死经注》、《人本欲生经注》、及大量经论序文。因其谙熟群书,通晓阴阳、算术,故于译注,俱能攻其幽远,探其蕴奥。主张译经要注意“五失本”,即在五项规定内不失“”本原形;“三不易”,即不得擅自更易经文的3项根据。为便于判别佛典根据,于东晋兴宁二年(364),还撰写《综理众经目录》1卷。武帝太元十年(385),被后秦姚苌杀死。是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 石敬赞

    898—947五代后晋宗室、将领。亦作石赟,字德和。后晋高祖石敬瑭堂弟。初补太原牙将。及石敬塘即位,任飞皇城使,累迁曹州防御使。天福五年(940),拜河阳三城节度使。岁余,徙镇保义,为陕州节度使。少帝

  • 武都参狼羌暴动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汉军击败金城、陇西羌后,武都参狼羌复起兵进攻郡城。次年,汉命陇西太守马援将兵4000余镇压。至氐道县(甘肃礼县西北),时羌在山上,援夺其水草,围困之。羌无粮水,遂率数十万户

  • 吃姊妹饭

    苗族民间节日。又称姊妹节。源于母系社会氏族外婚制。后相沿成俗,演变成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和第二年三月间举行,各地有所不同。以寨为单位,备酒宴邀请外村寨青年及亲友。宴席上备有五颜六色的糯米饭。进行男女青

  • 弘隐

    见“耶律化哥”(1307页)。

  • 耶澜可汗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首领。名屈戍,又作屈戌、鹘戍。原附回鹘。唐文宗开成五年(840),乘回鹘被黠戛斯打败,可汗被杀,诸部溃败之机,脱离回鹘统治,举部投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九月,受唐封云麾将军,守右

  • 虎尔文卫

    见“虎儿文卫”(1385页)。

  • 司矢

    官名。清代内务府武备院下管辖箭匠之官。初称备箭※固山达。康熙三十八年(1699),不分正从定为八品。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称司矢。四十四年(1779)定:正职给六品顶戴,令戴蓝翎,支武职七品双俸

  • 重九

    蒙古族习俗之一。以九数为隆重、吉祥。如成吉思汗建国时树立九游(亦作“九斿”、“九足”、“九脚”等,指旗上之飘带、穗子)白旄纛;每岁逢重九或四月九日,大会诸王于汗廷并举行祭典。祭礼时,羊鹿野豕等祭品亦采

  • 金山国圣文神武天子

    见“张承奉”(1181页)。

  • 东北蒙旗师范学校

    1928年,张学良委任东北长官公署秘书郭道甫以东北政务委员会蒙旗处名义创办,并任校长。教员多由蒙旗处职员兼任。校址设在沈阳市大南关下头艾家胡同,经费由辽宁省政府拨付。该校以造就蒙旗教育人才,促进蒙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