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锦语

锦语

我国部分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贵州省荔波县地莪乡和播尧乡的十多个自然村中。使用人约有二三千人,他们大都兼通汉语、布依语或莫语。地莪乡更方村的锦语有35个单辅音声母和数量相当多的唇化、腭化声母。各类声母都有舌尖部位和舌面部位的对立;清塞音除喉塞音外,都有送气的和不送气的对立;鼻音和边音都有清浊的对立(播尧锦语的清鼻音均已浊化);舌面擦音j还有带先喉塞的,清的和浊的对立v和w是对立的音位;浊塞音只有前面都带轻微先喉塞音的一套,而播尧锦语仍保留?b、?d和b、d的对立(播尧的b、d与水语和毛南语的mb、nd对应,只出现于单数调中,它们跟原始侗台语的浊塞音声母?b?d不同,古?b?d声母的词,均已清化念双数调),播尧b、d,古声母的词,在更方已跟?b、?d声母混同。更方锦语有i、e、a、o、u、ə、щ七个元音,作单元音韵母时,所有元音都是长的,带韵尾时,a、i、u有长短的对立;有—i、—u、—щ、—m、—n、—、—p、—t、—k九个韵尾,结合成73个韵母,播尧锦语韵母略少;有6个舒声调和3个促声调。锦语的词以单音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居多,几乎每个音节都有词汇意义。词类没有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它的主要语序是svo,除表示数量的定语放在主语、宾语的前面外,其他定语多放在主语、宾语的后面,同时有几个修饰成份时,指示词都放在最后面;状语多在谓语后面,补语都在谓语后面,既有宾语又有补语时,补语有些在宾语前面,有些在宾语后面。

猜你喜欢

  • 四典会要

    书名。中国伊斯兰教著作。清末经学大师马复初撰。4卷。咸丰八年(1858)成书。复初(1794—1874),字德新,云南大理人,回族,精通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伊斯兰教典籍,著述等身。此书卷一为“信源六箴”

  • 佛芸保

    清朝满族女诗人。满洲镶黄旗人。姓完颜氏。字锦香。嘉庆时江南河道总督※麟庆之女,宗室翰林延煦妻。著有《清韵轩诗草》。

  • 白兰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白狼。东汉永平(公元58—75年)中,其王唐菆与百余国600余人奉贡,称为臣仆,并献《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三首。永元十二年(100)复来归义,诏赐金印紫绶。居汶

  • 普安路

    元代旧政区名。古为夜郎地。秦属黔中地,两汉隶牂牁郡,蜀为兴古郡,隋设牂州。唐置西平州。后改兴古郡为盘州。南诏辖其地,东爨乌蛮七部落居之。后爨酋阿宋驱走他部占有其地,号“于矢部”,世为酋长。蒙古蒙哥汗七

  • 率宾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因置于率宾水(今绥芬河)和率宾部故地故名。领华、益、建3州。治华州,故址在前苏联沿海州乌苏里斯克(汉文献作双城子);或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旧有说“率宾”为“卒本”

  • 绵竹起义

    西晋时期流民起义。永宁元年(301)十月,益州刺史罗尚奉行强制政策,派兵抵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副令当时避乱就食于蜀的流民10余万限期返归原籍,抡掠流民资财,并遣辛冉率步骑3万袭击流民军北营。流民军

  • 阿加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阶级和奴隶。彝语“阿图阿加”的简译,意为“主人门里门外之奴”。因方言不同,又译作“瓦加”、“安家”等。由于来源各异,还有的称为“蒙柱”、“次黑”、“麻腰”、“策莫”(即

  • 扬粤

    即“扬越”(754页)。

  • 洛讬

    1616—1665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舒尔哈齐孙,和硕贝勒寨桑古长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从皇太极入关。清崇德元年(1636),以战功,擢固山贝子。从征朝鲜,与贝勒多铎围攻南汉山

  • 乌恩珠耶

    赫哲族旧时萨满教宗教仪式。赫哲语音译,“鹿神”之意。又称“萨满温给论”,意为“跳鹿神”、“跳路神”、“跳太平神”等。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每年农历二三月或七八月间以村为单位举行,也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