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山哈萨克族起义

阿山哈萨克族起义

1940—1941年新疆阿尔泰地区哈萨克族反对盛世才暴政之武装斗争。起义导火线是缴枪事件。1940年1月,盛世才之阿山视察委员会指定成立清枪委员会,分东山、西山两路,收缴哈萨克牧民作为生产工具和自卫武器的枪支,并乘机任意抓捕审讯,激起牧民极大不满。2月2日夜,阿合特开比等率领哈萨克人杀死往东山一路收枪的柯克托海县县长徐海麟等,旋攻打柯克托海县府的公安局,发动反对盛世才的武装起义,青河等地牧民奋起响应。参加者2000余人,拥有步枪百余支。2月底,被省方派兵包围于哈不得克山中,突围后进入柯、青两县北部山区继续战斗。9月,省政府提出和谈,被迫接受暴动牧民所提出的取消公安局、东山地区自治、释放被捕之哈萨克头目和牧民、救济因暴动而流离失所的贫困民众等要求,双方停战。事后,盛世才违背诺言,继续逮捕无辜。1941年6月,柯克托海等地牧民借苏联矿业地质考察人员进入阿山之事,再次举行起义。在额尔齐斯河谷和柯克托海东部、南部展开斗争。牧民凭借地利,占据主动,省军处处被动。盛世才采用剿、抚两手镇压起义。至十月,阿山降大雪,行将封山,牧民被迫向省军投降,首领哈列里台吉、布哈特贝子、热海提县长被送往迪化(今乌鲁木齐),关进监狱,暴动失败。

猜你喜欢

  • 西安行都指挥使司

    明代地方官署名。洪武七年(1374)七月置。总辖河州、朵甘、乌思藏3卫。治所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后升河州卫指挥使韦正为都指挥使,升朵甘、乌思藏2卫为行都指挥使司,故于九年(1376)十二月废西安行都

  • 卜剌罕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布尔堪卫。永乐四年(1406)十月,与密陈卫同时设立。在今嫩江支流的绰尔河流域。天顺五年(1461),其首领与朵颜使臣来朝时,始赏给印信。成化二个(1466)九月,使

  • 蒙文天文学

    书名。清代蒙文天文学著作。1950年从内蒙古哲里木盟征集所得,现藏于内蒙古图书馆。作者佚名,从其吸收西方天文学知识判断,可能是清朝后期蒙古人的著作。分上下两册。上册分天文理论和三垣星占两章;下册分蒙文

  • 达什丕勒

    ?—1778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旺舒克次子。雍正六年(1728),袭札萨克一等台吉。八年(1730),受命督运科布多军粮。九年,解运马匹赴巴里坤。继随亲王策凌额驸等

  • 保泰

    清朝大臣。又名俘习浑。蒙古正白旗人。纳穆扎尔第三子。乾隆四十五年(1780),受命驻西藏办事。四十八年(1783)回京。五十五年(1790),任驻藏办事大臣。五十六年,廓尔喀侵入后藏,占据聂拉木,其因

  • 坠斤部

    契丹部落名。一作遂斤部。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悉万丹(一作万丹)部发展而来。唐太宗时,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

  • 和阗

    见“于阗”(58页)。

  • 车坊

    唐代官办运输机构。又作长行坊、长运坊。以牛车为主要运输工具。设置于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遗址)等地。长吏称长行使。初隶河西长行转运使。对于促进西域地区交通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元太宗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撰修。卷数及起讫月日不详。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初无实录。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翰林承旨撒里蛮奏请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从之。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月修成,连同太

  • 鸡腿坛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其形细长似鸡腿,故名。有的上下器径近似,有的上粗下细。一般为直口,短颈,溜肩,平底。是盛水或奶的容器,反映了契丹的游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