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苏特

阿苏特

明代东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之一部。亦译阿速、阿速惕、阿萨特、哈连等。其祖先是伊朗语系的游牧民族,流动于咸海、里海以北地区,亦称作阿思、阿兰。蒙古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为速不台所败。窝阔台十一年(1239),蒙哥攻取阿速蔑怯思城,大批部众被东迁。至元九年(1272),组成阿速拔都军。元武宗时,成立左右阿速卫侍卫亲军。元亡明兴,一部分留居汉地,一部分成为燕王朱棣麾下士兵,其余阿速军留居草原者自成一部,称阿苏特。明初,其领主为阿鲁台,废鬼力赤可汗,立本雅失里为可汗,自为太师,操东蒙古政柄,被明成祖封为和宁王。后败亡于瓦剌领主脱欢,其子阿里玛丞相率部服属瓦剌,归脱脱不花。土木之变后,奉也先命监护明英宗,并将其女摩罗札嘎图配与英宗。明中期,西蒙古乜克力部的亦不剌等成为该部领主,与哈剌嗔(喀喇沁)等10营(部)组成右翼的永谢布万户,活动于河套至宣府、大同塞外。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败亦不剌,封第十子乌巴繖察青台吉(五八山只台吉)统治该部,部众2万余,居土默特部以东,哈剌嗔部以西(即今大同、张家口以北地区)。乌巴繖察卒,子阿济、实喇内讧,实喇死,阿济因杀弟罪被废,该部及领地被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子博迪达喇(乌巴繖察侄)占据。明末,参与抗击察哈尔部林丹汗西进,兵败。最后归属后金(清)。

猜你喜欢

  • 宰赛

    明末蒙古内喀尔喀五部领主。亦作斋赛、介赛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裔孙,※伯言儿子。部众万余,拥兵5000。占据福余卫故地,驻牧于辽河流域。其盛时势力所及,西起札鲁特,东跨辽河两岸,

  • 莱州

    隋唐时政区名。治所故址在今山东省掖县。隋开皇五年(585)以光州改称,大业(605—618)初改为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莱州,天宝(742—756)初又改为东莱郡,乾元(758—760)初又

  •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等地傣族土司辖区内的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区或乡,大小不一,小的辖四五寨,大的10余寨。设㽘头一人,负责下达土司命令和各种粮款差役的摊派,并有权处理辖区内公共事务。由

  • 内札萨克

    参见“札萨克旗”(435页)。

  • 山只昆

    ①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舍人”之意。 ②即“散只兀”(2169页)。

  • 宜州

    古地名。唐置羁縻州,五代十国至宋因之。唐属邕州都督府,宋属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统龙水等县及诸羁縻州、县、峒10余所。治所在龙水县(今广西宜山)。向为壮族及其先民聚居区。

  • 手达

    参见“巴嘎达”(409页)。

  • 萨尔特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尔特鄂拓克。原为希布察克部一支。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驻牧喀什噶尔(今喀什)西南伊勒古楚卡伦外,与※察哈尔萨雅克部相邻。主要从事畜牧业。隶喀什噶尔参赞

  • 李怀节

    见“阻午可汗”(1259页)。

  • 毛杉树歌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以后的蛇日举行,连续3天。地点在贵州安龙县德卧镇。参加者以安龙、贞丰、册亨、望谟、兴义等地布依族为主。相传布依族英雄彭臣、马武因向清顺治帝贡献名马,被封为大将,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