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悟真

马悟真

1833—1875

清同治年间西北各族反清起义首领。人称“尕大师傅”、“马尕大”。甘肃东乡北庄人。东乡族。伊斯兰教北庄门宦创始人※马葆真之孙。同治元年(1862)响应陕西回民大起义,率领东乡一带回、东乡、撒拉等族农民,开展反清斗争,攻克狄道(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五年(1866),围攻兰州,击毙甘肃提督周保等。十年(1871),与马占鳌等起义军联合发动太子寺(今广河县境内)战役,击毙左宗棠先锋官傅宪宗以下将官数十人,迫使清军全线溃退15公里。后因掌握义军领导权的马占鳌拒绝义军将领的主张,未能乘胜进攻左宗棠的安定大营。马悟真却被马占鳌说服而随之降清。所部被整编,任马队左旗管带。参加镇压循化、化隆、归德、西宁等地回族、撒拉族起义军。光绪元年(1875)病卒。

猜你喜欢

  • 赫图阿拉

    地名。一作黑图阿拉,黑秃阿喇,皆满语音译,意为“横岗”(一作“横甸”)。俗称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修筑,故址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在苏子河与二道河子会合处左岸)。汉魏

  • 蒙得天

    即“蒙得恩”(2329页)。

  • 武都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又称白马氐道。东汉以武都县改置(一说西汉初即称武都道),属武都郡。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三国时复为武都县。为氐人发源地之

  • 枢相

    契丹官职名称。即枢密使兼平章事(宰相),为朝廷最高官吏,皇帝最高辅臣。枢密使兼宰相制度始于五代后晋,契丹袭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曾三次出使契丹的余靖,在《武溪集·契丹官仪》中称:“契

  • 类林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汉文类书。汉文原著唐于立政编,共10卷50目。汉文本早佚,后在敦煌石室遗书中发现部分残片。西夏文本译者佚名,亦为10卷50篇。为西夏仁宗乾祐十二年(1181)刻字司刻本。蝴蝶装,页面25×12.

  • 瓦尔喀部

    明东海女真三部之一。以居瓦尔喀河得名。分长白山瓦尔喀与东海瓦尔喀。凡分布瓦尔喀河至鸭绿江一带,即今桓仁、通化,辑安等地者,为长白山瓦尔喀。图们江及珲春以北者,为东海瓦尔喀。明中叶以后,居地北达乌苏里江

  • 敖约克

    赫哲族男子旧时下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亦作“卧有克衣”,意为“鱼皮套裤”。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族男女过去皆穿鱼皮套裤,有上端为斜口、齐口两种,齐口为妇女所穿,称“嘎荣”。此为斜口,

  • 却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互助县。清顺治六年(1649),第一世却藏活佛南杰班觉建。雍正元年(1723)毁于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重建。乾隆三十年(1765),清朝赐“广教寺”(亦云广济寺)匾额,许建九龙壁一座

  • 和其奴

    ?—469北魏大臣。先世为素和氏,后改今姓。少有操行,善射御。初为三郎,转羽林中郎。向以恭勤著称。赐爵东阳子。封奋武将军。文成帝拓跋濬(452—465)初年,迁尚书,加散骑常侍,晋爵平昌公,拜安南将军

  • 阿纳失失里

    元仁宗皇后。又译阿纳失舍里。蒙古弘吉剌氏。生子硕德八刺(英宗)。皇庆二年(1313)三月,册为皇后。以中政院掌宫事。先汗而卒。延祐七年(1320),英宗即位,追尊为皇太后。谥庄懿慈圣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