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良
【介绍】:
明人。永乐初为应山知县。政简赋均,垦荒三十余顷,户口增殖。
【介绍】:
明人。永乐初为应山知县。政简赋均,垦荒三十余顷,户口增殖。
【介绍】:名或作思瑾、思仅。五代时人。仕楚。马希範用为牙将,累官天策副都军使。希範奢欲无厌,作含春园、嘉宴堂,费资巨万。思觐上书切谏。希範怒,削其官。思觐嗔目视希範曰:“孺子终不可教!”乃扼喉而死。
【生卒】:600—677【介绍】:唐僧。润州曲阿人,俗姓华。弱冠智勇过人。隋炀帝大业中,为郎将,累从大将征讨,频立战功。唐高祖武德中,年四十出家,入舒州皖公山从宝月禅师。太宗贞观十七年,入建业牛头山,
【生卒】:1086——1127字少阳,镇江丹阳(今属江苏)人。徽宗时,入太学。钦宗即位,率太学生伏阙上书,请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靖康初,金兵围京师。李邦彦罢李纲、种师道,力主割三镇,与金议和,
【生卒】: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仕隋为东宫学士,大业末初从沈法兴等人,后属杜伏威、辅公祏。归唐,被流放。贞观时,官至宗正卿。擅长五言诗,曾受诏定五礼及律令,编撰成《北齐书》。(
【生卒】:?—1516【介绍】:明苏州府吴江人,字元吉。弘治九年进士。授青州府推官,历山东按察副使整饬天津兵备,参预镇压刘六、刘七等起事。进左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官至左副都御史卒。遗产十余万,诸子争讼。
【生卒】:?-428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明元帝时以军功封侯。太武帝初,封临淮公,为太仆。随军攻赫连昌,有功。奚斤奏求以堆军相助,堆督收粮物,士兵扰民,被昌击败。斤追击赫连定,堆守辎重。斤败被俘,堆
侯峤子。景德元年(1004),其父病亡,晟由大理寺丞升为太子中舍。大中祥符初,进献《汉武封禅图》,绘金匮、玉匮、石距等,咸有注释,为真宗所称赞。官至驾部员外郎。
天水(今属甘肃)人。博识洽闻,随裴叔业附魏,位至敷城太守。在郡五年,常以私粟赈恤贫穷。部民上书言其治。有司拟与表彰。灵太后不理。卒于任。(,,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天水人。随裴叔业奔北魏,并参
南朝梁人,字幼玚,祖籍丹阳稜陵(今江苏南京)。本姓吴,为纪氏所养,故改姓。年十三,能撰文,十九,游于太学,博通《六经》,善玄言,有辩才。历为晋安国中尉、宣城王侍读、东宫学士。位至武陵王记室参军卒。【介
【生卒】:?——1233初名师尹,字莘卿,东阿(今山东平阴西)人。明昌间,中进士,渐迁长武令。宣宗南迁,转劝农副使,提控紫荆等关。以才能迁太常卿、行尚书六部事,办理南京军粮与兵员补充。不久,拜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