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方平

张方平

【生卒】:1007——1091

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举茂材异等科,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科,通判睦州。西夏元昊攻宋,上《平戎十策》授知谏院。西边用兵屡败,建议与西夏议和、罢兵。仁宗嘉纳,敕边帅谋与元昊通和。历知制诰、三司使、判太常寺。坐事,罢知滁州。治平中,迁礼部尚书。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极论“新法”必有覆舟、自焚之祸。神宗问祖宗御戎之策,力言太祖不图远略,真宗与契丹盟好,至今民不识兵革。尝荐苏洵及其子轼、辙可重用。轼下诏狱,又抗章相救。著有《乐全集》。卒,赠司空,谥文定。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 上睿

    【介绍】:清吴县人,字目存,号蒲室子。工画山水,布局深稳,尝从王石谷游都门,得其指授。亦善画花卉人物,俱师法古人。诗亦工秀。有《馀习吟》。

  • 李德休

    【介绍】:五代时赵郡人,字表逸。唐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绛孙。登进士第,历盐铁官、渭南尉、侍御史等。唐昭帝天祐初,两京丧乱,乃寓迹河朔。后唐庄宗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以礼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四。

  • 刘齐

    【生卒】:?—前91即广川缪王。景帝孙,广川惠王子。初,宠爱幸臣乘距,后距获罪将被杀,逃出告发他荒淫无耻,与姊相奸,及诬告汉公卿事,被劾举治罪,乃上书愿与广川勇士奋击匈奴赎罪,武帝批准,未及出发病死。

  • 虞黄昊

    字景明。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西冷十子”之一。十岁即善作文。曾作《辞巧文》。康熙中举人,官至教谕。【介绍】:清浙江石汀人,字景明,一字景铭。康熙五年举人,官教谕。十岁能文,后以诗名,与丁澎等称西泠十

  • 郭沛霖

    【生卒】:?——1859字仲霁。湖北蕲水(今浠水)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左赞善。讲求河务,参与丰工及引河工程。咸丰三年,充江苏淮扬道兼两淮盐运使。募勇办团、助官军与太平军战于淮、扬一带。曾因战

  • 铁木迭儿

    【生卒】:?—1322【介绍】:元蒙古人。成宗时为同知宣徽院事。仁宗即位,累拜中书右丞相。限制民间海上贸易,遣使者分行各省,括田增税,苛急烦扰,江西尤甚,致激起蔡五九起义。被劾罢。仁宗死,再起为相,对

  • 李纯甫

    【生卒】:1185—约1231【介绍】:金弘州襄阴人,字之纯。初工词赋,后治经义。章宗承安二年经义进士。两次上疏,策宋金战争胜负,后多如所料。荐入翰林。宣宗时,不受权相术虎高琪荐擢,以母老为辞,官至京

  • 际醒

    【生卒】:1742—1811【介绍】:清僧。遵化直隶州丰润人,字彻悟,一字讷堂,别号梦东,俗姓马。少通经史,出家后遍历讲席,博通性相二宗。后习天台教法,继参广通、粹如,提倡禅净双修。未几,退居红螺山资

  • 胡庆豫

    【介绍】:清浙江平湖人,字雝来,号东坪。岁贡生。诗格淡雅。有《东坪集》。

  • 张彪

    南朝梁人,自云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少亡命在若邪山为盗,后归梁东扬州刺史萧大连,历为防阎、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时,复入若邪山聚义军。贞阳侯萧渊明即帝位,授以东扬州刺史。陈霸先杀王僧辩,逃还若邪山中,为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