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曹元用

曹元用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生卒】:?——1329

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今山东汶上)。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号为三俊。延祐六年(1319)为太常礼仪院经历。后为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卒。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猜你喜欢

  • 郑子翻

    字灵雀,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西南)人。好学能文。北齐时,为司徒记室参军。齐亡,隐居三窟山,远近传其名。隋初,受杨素器重,召为官,不赴,卒于家。【介绍】:北齐荥阳开封人,字灵雀。好文章。齐后主武平末,位

  • 尹德禧

    初名色喀通额,隶镶黄旗包衣。后开户出旗,改姓名,入直隶密云县(今属北京)籍。死后又恢复旗籍。先后从征伊犁、金川,用兵湘西苗疆、台湾诸地,历官防御、总兵,署湖南提督。【生卒】:?—1791【介绍】:清满

  • 丁穆

    字彦远,谯国(今安徽亳县)人。积功封侯,为顺阳太守。孝武帝太元四年(379),被苻坚俘至长安,拒不为官。“淝水之战”前,与人谋袭长安,事泄被杀。【介绍】:东晋谯国人,字彦远。积功,封真定侯。累迁顺阳太

  • 冒丹书

    【介绍】:清江苏如皋人,字青若。冒襄子。贡生。官同知。性孝,尝以身救父。有《枕烟堂集》、《西堂集》。

  • 冯久照

    【介绍】:宋汾州人,字明远。少游太学。后入蜀居渠州。善画山水,初颇繁冗,后得郭熙家法,风格为之一变。赵鼎与有旧,荐于川路监司,由是显名。

  • 王汝谦

    【生卒】:1777—1855【介绍】:清河南河内人,字六吉,号益斋。博览群书。专精性理,谓穷理之功在于求仁。家贫,隐居教授。以诸生终。有《四书记悟》、《尚书管窥》、《孟子论文》、《省过斋文集》。

  • 李知本

    赵州元氏(今属河北)人。事亲至孝,与弟甚称雍睦。贞观初官至夏津令。(,参见《新唐书》)【介绍】:唐赵州元氏人。后魏洛州刺史李灵六世孙。颇涉经史,事亲至孝。太宗贞观初为夏津令。

  • 车纽单于

    【介绍】:东汉时南匈奴单于。原为左部句龙王,顺帝永和五年,与句龙王吾斯等叛汉,侵扰西河,围美稷,杀朔方、代郡长史。顺帝遣使责去特若尸逐就单于,令相招降,单于被迫自杀。遂被吾斯等拥立为单于,联络乌桓、羌

  • 景霄

    【介绍】:五代时僧。台州丹丘人,俗姓徐。性严毅,寡与人交。住金华白华山,奖训初学。著《简正记》二十卷,日价益高。吴越钱镠召住临安竹林寺。天成二年,请于北塔寺临坛。终住杭州真身宝塔寺。

  • 曹彰

    【生卒】:?-223字子文。曹操子。善射御,勇力过人,数从曹操征伐,不避险阻。代郡乌丸反,率军征讨,大胜而归。魏文帝时期封任城王。卒后谥威王。【生卒】:?—223【介绍】:三国魏沛国谯人,字子文。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