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好文

李好文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字惟中,大名东明(今属山东)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第,为大名路濬州判官。泰定四年(1327)升太常博士。编纂《太常集礼》五十卷。任监察御史,上言时弊不如至元者十余事。后以翰林学士兼谕德编《端本堂经训要义》。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总共一百零六篇。又取古史,自三皇迄金、宋的治乱兴废,编成《大宝录》。又取前代帝王是非善恶之事,编《大宝龟鉴》。升翰林学士承旨。后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 阿史那贺鲁

    【生卒】:?—659【介绍】:唐时西突厥五咄陆部首领。初为叶护,隶咄陆可汗,及咄陆败走,遂率部归唐,授瑶池都督。高宗时进拜左骁卫大将军。永徽二年,率众西遁,总有西域诸部,建衙于双河及千泉,自号沙钵罗可

  • 刘理顺

    【生卒】:1582—1644【介绍】:明河南杞县人,字复礼,号湛六。万历中举于乡。崇祯七年登进士第一,授修撰。历南京司业、右谕德。入侍经筵兼东宫讲官。李自成破北京后,自缢死。后谥文正。有《刘文烈公集》

  • 钱养庶

    【介绍】:明浙江仁和人,字国华。钱养廉弟。万历十九年举人。历迁南京吏部司务、兵部郎,备兵临安。未至疾作,遂乞归。

  • 明则

    【介绍】:隋僧。冀州人。有才慧,讷于言而敏于行。博通玄儒,尤善属文。杨素见明则所作觉观寺碑,奇之,乃奏住三善寺,东都译经。又奉召入译馆专知缀辑。隋末卒,有集行于世。

  • 李及

    【介绍】:宋范阳人,后徙郑州,字幼幾。登进士第。历官大理寺丞、三司户部副使、工部侍郎,曾知陇、延、秦、杭、郓等州及应天、河南等府。所至简严,乐道人善。知杭州时,不事宴游。在郡数年,不市一物,及离任,唯

  • 贺世贤

    【生卒】:?—1621【介绍】:明陕西榆林卫人。少为人奴仆,后从军,积功为游击,后擢为副总兵。万历四十七年,从李如柏攻后金(清),闻刘綎中伏,劝如柏往救,不听,珽军竟覆没。寻擢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驻虎

  • 陈恭尹

    【生卒】:1631——1700字元孝。广东顺德人。陈邦彦之子。出游闽、浙、赣,至金陵、泛洞庭,至汴梁,渡黄河,徘徊太行山下。少即能诗,后与陶窳、梁无技等称“北田五子”。南归后以诗文自娱,称罗浮布衣。其

  • 曹续祖

    【介绍】:清山西宁乡人,字子成,号陶庵。顺治十一年举人。闭门养母,终身不仕。专精理学家言。有《卧云洞草》等。卒年八十余。

  • 宋武帝

    【生卒】:356-422即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朝宋开国皇帝,庙号高祖。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出身贫寒,初为东晋北府兵将领,从刘牢之镇压孙恩、卢循起义。桓玄篡晋,他起兵讨

  • 杜重威

    【生卒】:?-948先世为朔州(治今山西朔县)人,后家居太原(今属山西),少事后唐明宗。后晋天福初典掌禁军,先后平定张从宾、范延光、安重荣叛乱,相继授潞州、许州、镇州等节度使。在镇唯务聚敛,私粟至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