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英

李英

【介绍】:

明淮安邳州人。家贫,力作以养母。母病,尝其粪甜,大忧惧。及母死,庐墓三年。


【生卒】:?——1215

字子贤,先世辽阳(今属辽宁)人,徙居益都。明昌中,登进士第,为淳化主簿,转通远令,以廉正入补尚书省令史。贞祐初,为右元帅经历官,建议节制居庸土豪,以守中都北门,从其所请,即授工部员外郎,充宣差都提控,辖制居庸等关隘。贞祐二年(1214),正月,乘夜与壮士出城,沿西山至佛岩寺,招募军民余人,诡称土豪,时时出战。后随宣宗迁南京,授御史中丞。翌年,中都围急,奉命于河间府清、沧等州招募义军,从清州督运粮草往救中都,途中于霸州遇元军,战死,谥刚贞。


【介绍】:

宋端州高要人,字子厚。仁宗天圣中同学究出身。授象州司理参军,历横州、白州、钦州推官,所至以廉能称。神宗熙宁中交人攻城,其一家十三人俱死于难。


【介绍】:

明西番人。父南哥洪武中率众归附,授西宁州同知,进西宁卫指挥佥事,英嗣官。永乐十年以镇压叛番,进都指挥佥事。宣宗朝擢右府左都督,恃功而骄,所为多不法,下狱论死,寻得释。


【生卒】:1226—1294

【介绍】:

元滑州白马人,字彦臣。弱冠袭爵知滑州,任职三十年。至元十二年改任顺德路判官。历任清丰、南宫知府,迁裕州,改房州。


【生卒】:?—1215

【介绍】:

金益都人,字子贤。章宗明昌五年进士,调淳化主簿。宣宗时,为术虎高琪经历官,守居庸关御蒙古军。累迁翰林待制,屡言边事。宣宗南迁,召为御史中丞。收义军督粮运救中都,至霸州,与蒙古军遇,战死。谥刚贞。


【介绍】:

宋端州高要人,字子厚。仁宗天圣中同学究出身。授象州司理参军,历横州、白州、钦州推官,所至以廉能称。神宗熙宁中交人攻城,其一家十三人俱死于难。


【生卒】:?——1215

字子贤,先世辽阳(今属辽宁)人,徙居益都。明昌中,登进士第,为淳化主簿,转通远令,以廉正入补尚书省令史。贞祐初,为右元帅经历官,建议节制居庸土豪,以守中都北门,从其所请,即授工部员外郎,充宣差都提控,辖制居庸等关隘。贞祐二年(1214),正月,乘夜与壮士出城,沿西山至佛岩寺,招募军民余人,诡称土豪,时时出战。后随宣宗迁南京,授御史中丞。翌年,中都围急,奉命于河间府清、沧等州招募义军,从清州督运粮草往救中都,途中于霸州遇元军,战死,谥刚贞。


【介绍】:

宋端州高要人,字子厚。仁宗天圣中同学究出身。授象州司理参军,历横州、白州、钦州推官,所至以廉能称。神宗熙宁中交人攻城,其一家十三人俱死于难。


猜你喜欢

  • 艾能奇

    【生卒】:?——1647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义子。献忠牺牲后,投降永明王,准备进行抗清斗争。后与东川土司禄万钟作战,中埋伏牺牲。【生卒】:?—1647【介绍】:明陕西绥德人。张献忠养子,与孙可望

  • 柏正才

    【生卒】:?—1895【介绍】:名一作正材。清刘永福部将。光绪二十一年,奉刘永福命守台南白沙墩,抗击侵台日军。与王德标七星队及徐骧等义军于溪北、溪南等地与敌激战,中炮阵亡。

  • 陀满斜烈

    【生卒】:?—1216【介绍】:金女真人。袭父猛安,以所部兵充押军万户,戍边。章宗时镇压契丹有功。累迁保大军节度使,徙知彰德府事。蒙古兵至,死之。

  • 王彦俦

    【介绍】:五代时蔡州上蔡人。少为州军校。后唐庄宗同光末,诸郡多乱,彦俦绐杀同列六人及刺史,自领州事。后奔李昪,历和州刺史,有政绩。及李昪受禅建南唐,拜池州节度使,卒。

  • 杨行中

    【介绍】:明顺天府通州人,字维慎。嘉靖二年进士。由知县擢御史,巡按辽东。辽东兵变,执巡抚吕经,行中请勿发兵镇压,令变兵自相缉捕赎罪,从之。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 崔敬远

    亮弟。为青州州都。亮以其生母低贱,待其无情。时论多讥讽亮。(,参见《北史》)

  • 许亨

    【生卒】:517—570字亨道,高阳新城(今河北徐水西)人。家世有学艺,少传家业,博通群书。梁历为太学博士、太常丞。侯景之乱,避地郢州,王僧辩召为从事中郎,掌文牍。入陈,迁太中大夫、领大著作、知梁史事

  • 贾秀

    【生卒】:约397—469【介绍】:北魏广川人。贾彝子。太武帝时迁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赐爵阳都男。文成帝时进爵阳都子,掌吏曹事。丞相乙浑弄权,浑妻庶姓而求公主之号,屡言于秀,秀严拒之,故浑每欲伺隙害

  • 司马筠

    南朝齐、梁时人,字贞素,祖籍河内温县(今属河南)。少孤贫好学,及长,博通经术,尤精于《三礼》。齐历奉朝请,王府行参军。入梁,为暨阳令,有政绩。迁为尚书祠部郎,参与制定礼仪。累迁至始兴内史,卒于官。(,

  • 贾继春

    新乡(今属河南)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历知临汾、任丘二县,入为御史。上疏言李选侍被逼迫事,违帝意,除名永不准做官。魏忠贤召复官,以建言修《三朝要典》,讨忠贤欢心。庄烈帝即位,知忠贤必败,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