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学
【介绍】:
元安庆望江人,字行卿。生于宋季,笃志力学。幼被掠至河南,为陈氏养子,年六十始归,躬耕慈湖,与学者讲道。尝撰《通鉴纲目集览》,乡人称慈湖先生。卒年九十三。
【介绍】:
元安庆望江人,字行卿。生于宋季,笃志力学。幼被掠至河南,为陈氏养子,年六十始归,躬耕慈湖,与学者讲道。尝撰《通鉴纲目集览》,乡人称慈湖先生。卒年九十三。
【生卒】:?—前637【介绍】:春秋时宋国国君,名兹父。桓公子。以庶兄目夷为相。齐桓公死后,与楚争霸。宋襄公九年,联卫、曹、邾等国伐齐,败齐师,立齐孝公而返。十二年,与齐、楚盟于鹿上,争作盟主。同年秋
道宗子,降封卢国公,官至相州刺史。(,参见《新唐书》)
【介绍】:宋人。知临江军,政事严明,吏民畏服。兵荒之余,鲜服儒业,著建学舍为文以劝诱之,士固知学。工画,善山水,与张浃、顾亮、胡舜臣同学郭熙,各得一偏。所画重山叠颇繁冗。
字长升,刘毅子。晋武帝太康初为博士,转侍御史。与冯紞、刘舆等人有矛盾,几次被免官。“八王之乱”中,周旋于诸王之间,免遭杀身之祸。累迁司隶校尉,加光禄大夫。怀帝时,王弥攻入洛阳,投附弥。后往青州,被石勒
【介绍】:东汉吴郡无锡人,字孔文。高彪子。性聪慧明达,少具高操,轻财仗义。太守举为孝廉。孙策闻岱善《左传》,欲与讲论。为娼嫉者所诬,遇害。
【介绍】:唐僧。中印度人,梵名布如乌伐邪,略为那提,唐曰福生。少出家,名师开悟。高宗永徽六年至京师,住慈恩寺,协助译佛经。显庆元年,帝有疾,以其识异药,令往昆仑诸国采集。既至,南海诸国王归敬之,为别立
【生卒】:937——1000开封东明(今河南兰考北)人。初为赵光义亲校,专主庖膳。太平兴国初,授御厨使。加尚食使,旋领蓟州刺史,掌御辇院、左藏库。八年(983),兼充亲王诸宫使。咸平初,出知华州,授东
字丹九。陕西长安(今西安)人。入伍从征瞻对、金川、库车诸部叛乱,皆有功。乾隆三十八年(1773)以贵州镇远镇总兵职再从征金川,屡破敌于日旁、巴布里山地方,赐号“僧格巴图鲁”,名列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之一
【生卒】:?——980克睿之子,党项族人。初为衙内都指挥使、检校工部尚书。其父死,自权知州事,授检校司徒、定难军节度观察留后。太平兴国中,太宗征北汉,继筠遣银州刺史李光远、绥州刺史李光宪率蕃、汉兵列阵
【生卒】:1102——1160字伯达,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第进士,累官秘书省校书郎兼史馆校勘。反对和议,斥秦桧曲学背师、忘仇辱国。桧怒。主管台州崇道观,杜门十余年;桧死,奏请改革屯田法。以直秘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