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尔巴
【生卒】:1012—1097
【介绍】:
宋时吐蕃洛札人。十五岁至牛古垅寺从卓弥·释迦意希学梵语。后变卖家产,取道尼泊尔,三赴印度,从那饶巴、弥勒巴等学佛教密部。返藏后,在卓窝垅定居,一生未出家,有妻子,人称译师。广收徒众,最著名者为米拉日巴。后世尊为藏传佛教中噶举派(白教)初祖。
【生卒】:1012—1097
【介绍】:
宋时吐蕃洛札人。十五岁至牛古垅寺从卓弥·释迦意希学梵语。后变卖家产,取道尼泊尔,三赴印度,从那饶巴、弥勒巴等学佛教密部。返藏后,在卓窝垅定居,一生未出家,有妻子,人称译师。广收徒众,最著名者为米拉日巴。后世尊为藏传佛教中噶举派(白教)初祖。
【生卒】:1563—1606【介绍】: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季思,号陶庵,归有光子。万历十九年举人。会试下第后,弃举业,退居江村,吟咏为乐。与无锡高攀龙、嘉善吴志远友善,学者称清远先生。有《陶庵集》。
【生卒】:518—569字弘道,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好学,治《三礼》、《春秋左氏传》,兼通《五经》章句,诸子史书。年二十余即为尚书祠部郎中,敬帝时为国子博士,掌仪礼。入陈,历为员外散骑常侍、
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孝文帝时,以通经,干练举孝廉。宣武帝时,位至东郡太守。
【生卒】:410—472【介绍】:北魏清河人,字景仁。崔剖子。太武帝时,剖率众投诚北魏,使宽送款,帝嘉之,拜威远将军,岐阳令。初通款时见司徒崔浩,浩厚存抚之。及浩诛,以远来疏族独得不坐,遂家于武城,以
字邦秀,珤兄。成化末进士。弘治中,由汜水知县召为御史。出核大同军储,按甘肃及陕西,条上边务,皆中机宜。曾弹劾南京刑部尚书翟瑄以下二十七人。正德中,官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户部尚书。有节操品行,居官能持
【生卒】:?—前114祖籍沛县(今属江苏),曹参玄孙。前130年嗣位为平阳侯。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被任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卫青率兵出定襄击匈奴,出塞千余里。围匈奴单于,单于遁去,至窴颜山赵信城而返
字绍先,博平(今山东茌平西)人。举进士,为广济军判官,迁知黎州,徙真州。为夔州路转运使,遣渝州土豪杜安行募千人攻部夷梁承秀起事,承秀被杀,余众退保黑崖岭,构督黔兵、官军击其后,事平,以其地建南平军。录
【介绍】:唐润州丹阳人,祖籍安陆,字用晦,一作仲晦。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太和六年进士。历当涂、太平县令,以病免。久之,起为润州司马。宣宗大中中拜监察御史,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后抱病退居润州丁卯
【介绍】:明安庆府桐城人。兄左光斗遭迫害至死,魏忠贤仍令抚按追“赃”,光霁坐累死。
【生卒】:1637—1714【介绍】:清江南无锡人,字汉石,又字次椒,号留仙,又号对岩,晚号苍岘山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检讨,以事罢官。康熙间举鸿博,官谕德,不久又罢。家有寄畅园,在惠山之麓,常读书其